如何提高 高中 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设计是在课标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为依据,基于对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分析,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数学教学方法。
 

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
 

目前,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之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考核。数学应当考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考书上的黑体字的内容记得是否准确、能否正确地利用这些内容解题。这些题目自然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此,试想一个高中或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多少机会回去解一个对数方程或去证明线面垂直呢?他们所遇到的是各个不同领域内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要用的那些公式定理是否记得很熟,运算是否快速准确,这里最重要的应当是如何最快地分析和找到实际问题的本质,建立它的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和目标确定解决它的思路、方案以及所要用到的工具,下一步才是解决问题。
 

为了减轻学生的机械记忆的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我在一些作业与测验中允许学生在答卷的过程中可以翻阅课本查找欲用的公式并记在题目旁,但是不能互相商量交流解题方法,不许对答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放松,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能力水平。

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来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以改进工作,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现在的情况是考试往往是教师促学的手段,吓唬学生的法宝,学生一听要考试就害怕,就紧张。
 

为了改变这种不良情况,我除了在考试方式上进行改革外,也从如何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淡化横向比较,侧重纵向比较。 每次考试以后宣布平均分,让每个学生根据与平均分的差距和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培养数学思维

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敢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 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解7:4÷1/6-4;解8:4×(1÷1/6)-4;解9:4×(6-1)。
 

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因为想象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要有能迅速摆脱表面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景,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想象。
 

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的和下底一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饿思维能力。
 

营造数学氛围

进行情感体验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学生在学校上课已经很辛苦了,平时晚上乃至周末都要来新东方上课;当学生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学习的不易,感同身受。我们要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我们应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真情关爱。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创设课堂意境
 

对于我们优能个性化教学来说,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灌输式教学,自己唱独角戏,那么整个课堂就会是一潭死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会比较沉闷,教学效果就会很差,学生也不太喜欢来上课,因此需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可以讲一些和我们所讲知识有关的有趣的案例,很多出色的新东方教师都有很多调节课堂气氛的案例。除了有趣的案例外,我们在课堂上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设计一套师生互动游戏,让学生不会觉得乏味,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创设悬念情境
 

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不已,背不出,记不住是最大的问题,往往教师的教总是有些给学生“灌”的感受。要避免这种“背诵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出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培养数学兴趣

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型、活动型、探究型、信息型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朗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要求学生勾画出这个美丽的景象,接着分析把落日看成一个圆,长河看成一条直线,落日与长河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位置关系,学生画出各种直线与圆的关系。在进行”图案设计”授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如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五分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足见操作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学实验也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在教学中,适当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因为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这样的教学,学生学时既学得主动、学得心甘情愿,又能满足他们自我探索的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了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