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其实就是对对称的实际应用)。
 

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一般的和等腰的)、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师生双边活动
 

教学民主,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尽管我们一直在谈民主,但好像还没有更多的教师去深刻地体会什么是教学民主,去思考如何做才是真正落实教学民主。很多教师以为只要尊重学生了,上课氛围宽松了,平时对学生态度好了,就是民主。我认为这的确是教学民主,但这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教学民主应该是把学生诚心诚意地作为和教师一起共建课堂的主人,双方是平等的互相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如果更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学是师生共建的过程,是师生心与心、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过程的话,那么教学民主就会慢慢植入师生的心中。追求民主的意识将给课堂带来真正的活力。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对话,拉近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课前预习中,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对所学内容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前理解”(即学生在教师教学前的个人理解),以便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学生有的前理解是独特且正确的,为此老师要防止自己的先入之见甚至个人偏见对学生的干扰,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但学生有的前理解具有片面性,尽管读了教材,仍处于“未知”、“模糊”状态,这也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倾听,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在课堂中设置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台阶”,通过实验操作、直观演示,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等途径组织学生探索性学习。教材是预习的载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预习时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在对话中寻求新的发现,寻找更好的方法。对于学生已经理解了的知识,教师可以轻轻带过,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教师可重点组织“攻关”、“深究”。这样教学突出了重点,实破了难点,教师也充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对话,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标提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在数学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全心投入,全程参与,取长补短,才能分享彼此的快乐,才有相互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维和倾听中发现问题,主动地探究知识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在活动、讨论、辩理、思考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在相互的联系中互相帮助,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整个对话过程充满着学习的快乐。
 

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在交流中举一反三,在对话中精益求精。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创设了一个学习情景,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认识规律、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加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教学学习情景,赋予了教学学习活动鲜活的现实意义。在师生、生活对话中展示了数学的魅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直观操作,激发兴趣
 

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利用教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培养能力,发展吧、思维。 如教“8”的认识时,从教材的内容看是比较枯燥的,是在学习了“1―7”的认识后进行教学的。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在教学中安排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首先,让学生把8根小棒放在桌子上,要求学生拿出几根小棒,提问学生再放1根是多少根,然后让学生用8根小棒拼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图形,看谁拼得最好。拼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图形?怎么拼的?结果学生拼出了很多图形。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由此,学生归纳出: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由8根小棒拼成的。在认识8后,教“8”的组成时,让学生把小棒分成2份,想想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以下四种情况: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知识间的规律,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激起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动机和浓厚兴趣
 

课堂练习,培养兴趣
 

数学教学中,新颖多样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题型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不断被新的刺激吸引,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巩固新学知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又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最后通过讨论得出,一个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只看到一个锐角,不一定就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钝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对待学生上,要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成就感,以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又是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虽然解决的是别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却因为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激动,进而重新燃起学好数学的热情。经常失败,遭受挫折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反之,如果能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他们也会克服困难,并由此发展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
 

面对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班级的同化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教师应在满足学生合理的表现欲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以培养团体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来参与竞争,发展个性。学生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及精神的愉悦,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学,何乐而不为呢?
 

在师生关系上,应以情感启趣,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对自己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学生谆谆教诲,师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才能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激起学生的愉快情感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的去认识所担任教学任务班级的全体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我形象,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用优良的师德来感化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陶冶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之情,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就会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知识上,利用数学本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包含了无穷无尽的美。自然数的“有序性美”、“无限性美”、“符号性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数学问题的“结论美”、“结构美”、“解法美”,无时无刻不吸引学生喜爱数学学习数学
 

如图形的美,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也有的是格局几何图形的重要理论产生,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兴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