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怎样教学_学习
小学 数学几何怎样教学
小学数学几何怎样教学?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其中,几何概念又是几何基础知识的基石。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以教具展示为切入点。
与媒体演示相比,教具引入更加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时,学生能够做到全方位的感知,便于从中抽象出几何形体。此外,它还可以为下一步结合学具,动手示范创造条件。
例如《认识长/正方体》中,教师可以以长方体纸盒、正方体魔方、书本为实物,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且等到了学生动手体验环节,教师还可以借助长方体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及面的特点;然后再由面引出棱,观察发现棱的特点后,又由棱引出顶点。学生跟着老师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从中明确长方体面、棱、点的个数及其各自特征。这样能增强感知效果,便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选择教具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实物或者模型,它们要能明显地体现学习对象的本质,减少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同时还要注意教具的大小及演示的高度,要做到让全班学生都看得到,看得清楚。此外,在概念形成时,不能只停留在直观感知的水平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运用语言来引导学生从教具中抽象出几何形体,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以活动操作为切入点。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以说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因此,在以活动操作为切入点的几何概念引入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发展思维,从而抽象出几何概念的表象。操作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操作、语言、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如三下《位置与方向》中为了让学生建立东、南、西、北的概念,在概念的引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观察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建筑物?然后做好记录,等回到教室后,再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这样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下一环节在地图上辨认这四个方向奠定基础。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的有效利用
小学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有其众多的优势,其能够形象、直观、逼真、高效地展示出教学的内容,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是一个集灵活性和动态性与一体的教学平台,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摄取新知识的过程。另外,在数学中使用多媒体,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在学习的同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多媒体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内容,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多查阅相关知识点,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摄取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
二、情景交融,循序渐进
如果小学数学的课堂仅仅是数字的堆叠就显得极其枯燥,因此老师有必要利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自然的带进数学的殿堂。在实际操作中,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和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出发。好的情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将学生带入老师事先设定的学习要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数学教学更富有吸引力。
三、重视动手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记得深刻,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动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问题”时,教师不采用一步步讲解的方法,而是拿出一个圆锥形器皿和一个同底的圆柱体器皿,让学生自我发现两者体积的关系,不少学生先用圆锥器皿盛水,再将水倒入到圆柱器皿中,发现液面正好到达圆柱器皿的1/3高度处。于是,有同学提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是Sh,由于同底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应该是1/3Sh。当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时,他会认为这个知识是他自己动手发现的,有种付出劳动后的收获感,因此学生对如此的得来的知识更加珍惜,能够长时间的记住这一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全盘授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是经历一次自我摸索、自我感悟、自我发现的过程。促使学生不但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同时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在生活中学习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最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多边形中的平面镶嵌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前观察建筑物的外装、内装都是什么样的图形,然后实地参观学校教学楼的瓷砖、图案设计,再结合教材中的图案设计找出什么样的图形才能拼出平面,之后进行交流、讨论,感悟平面镶嵌的含义。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此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上“同类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先让几位学生拿着纸板在讲台上(纸板上写着ab,-x,+5等单项式),再将另一些写有单项式的纸板发给其余学生,让他们上讲台,根据单项式的特征来“找朋友”,并让学生讲述“找朋友”的依据是什么。最后,师生共同给“同类项”下定义。这样的课堂设计,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听中学”变为“做中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在情境中学习
情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背景材料,它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适合的材料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大家看,教室的门由于年久失修,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不能关闭,谁能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将其修好,而且使其不再变形?很明显,这是一个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说出了很多办法。之后,笔者就给学生演示了自己的做法。这样教学,学生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极佳。
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首先必须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从而使学生亲近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爱上老师的课堂。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从小事抓起,充分运用各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教师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对待学生,细心备好每次课,广泛学习知识,专心上好每节课,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他们爱上数学课堂,使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几何怎样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