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随着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进一步提升。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1 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如:“1”这个数,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电话上有,车牌上有。“1”可以表示什么7可以表示1个人。1辆车。1千克苹果等。再如,1/4这个数。对于不同的整体所代表的实际太小是不同的。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会深入地理解它们。如:1个苹果的1/4是1/4个苹果,1筐苹果的1/4可能是15个苹果。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的意义,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2 通过活动。培养数感
 

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丰富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从而强化数感。 如学过步测后,让学生到操场上走走,量量,测测,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再如,让学生伸出手指。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比量一下1厘米的长度,用两手间的距离比量一下lO厘米的长度,用手臂比量一下1米的长度、1,5米的长度。用尺子验证一下这些长度。再来估计教室的长与宽,从而学会估计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等。在认识大数目时,教师用一个烧杯盛100粒米,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称重、测量体积等一系列活动,再推测出100万粒米的质量、体积,来认识大数目。

数感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公民素养之一的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所以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例如:一名初中毕业生,学习了那么多的数学知识,但不会估计一个教室大约有多大。不能在需要的时候用数学的方式解释某些现象,这能说学生的数学素养高吗?同时,数感的建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地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学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如:一个餐馆一天约有200人就餐,如果这些人都用一次性筷子。估计一下一年要用多少双这样的筷子?这大约需要多少棵普通的树?又如: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请你估计一下全校的同学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也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培养学生的数感一

在理解数、表示数中初步形成数感
 

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单独一个数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大,关键在于它和具体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而产生了实际意义。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素材,让他们通过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运用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来把握数的实质,感受数的意义,学习如何表示数,逐步形成一定的数感。
 

例如,学完“1~10”的数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和生活中用到的数,并给抽象的1、2……这些数学符号赋予实际内涵,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再如,教学“11~2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摆圆片,并让他们思考:“怎样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学生一字儿摆开,有的2个2个地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地摆,还有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一边。然后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策略,初步建立起对14的认识(10个再加4个)。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有刚才的操作比较活动为基础,学生模糊感受到15即10个加5个。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圆再加5个圆,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有的还采用点子图来表示……这些丰富多采的作品都向学生传递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都可以用“15”这个数学符号表示,从而达到对“15”本质意义的感悟与把握。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学生可以加深认识数的含义,其数感也从中得到了发展。
 

在情境中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促进数感的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境。荷兰数学教育家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胜心强,想像力丰富,酷爱各种游戏和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将大大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如学习了“20以内的数”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数游戏,可采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数的关系,既锻炼了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又渗透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感二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给出确切的数值只要估计出大约有多少,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一定的估算技巧。
 

如: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估一估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我在上课之前把这道题写在了幻灯片上,同时配上了图。在上课时,我通过屏幕把题目显示了出来,当学生一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书时,思维马上开始活跃起来,有的估计大约有1000本,有的估计大约有800本,有的估计大约有2000本……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有的还说出了估算的理由。这样,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他们了数感。

在操作活动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在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从而建立起数感。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一是称一称。让学生动手称一枚2分硬币(1克)、2袋盐(1千克)。二是掂一掂。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重1克的硬币,再掂一掂重1千克的2袋盐,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克和1千克有多重。三是找一找。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袋,找一找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了“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借助对食盐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可以使他们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由此培养了他们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三

第一,重视低段学生对数的感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联系身边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课堂游戏等方式,在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计数器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学着用数字来表示具体事物,如,1头牛,3只羊,5条鱼……然后,让学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相互练习,不断建立和提升学生的数感。
 

第二,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和实例,实践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离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数感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只有在具体的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才能让学生的数感得到升华,从而逐步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如,结合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自己的班级、学号、地区、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的规律和意义;可以让学生去菜店体验一下1克、50克、500克、1公斤等实际物体的重量;让学生分组活动,体验1厘米,1分米、1米等等长度的实际距离。这些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第三,经历数学活动的实践探究,逐步发展数感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这就需要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探究实践活动,从而逐步积累数感的经验。如,让学生参与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有多少人?你的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班级教室面积有多大?你所在的村子有多少人口?全村有多少辆机动车等。这些活动,学生都乐于参与,每次活动都是对数的亲近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的数感得以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