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课堂怎样上的不枯燥

中学生数学课堂怎样上的不枯燥?缺乏耐性是初中生的普遍特点,在学习中,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仅停留在表面,很容易纠缠于繁琐的数学符号、公式或定理中,而缺乏耐性的心理特点则使得中学生极易感到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的方法。
 

创设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思考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还决定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可供教师进行问题设计的素材,而初中生自身存在的认知水平与求知心理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也是教师组织问题场景教学的“关键点”。当学生在历经问题参与、讨论、交流、思考和解决的全过程时,他们的思维无疑会在问题的更替、场景的变化之间不断飞跃,数学课堂也不再是沉寂枯燥的“一潭死水”,而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感课堂。
 

例如“三角形的边”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问题引导逐步深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首先笔者拿出一个已经剪好的硬板三角形,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三角形,那么通过小学的知识你能不能将三角形的完整定义概括出来?继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分类:想一想三角形该怎样分类?它的标准是怎样的?按角分类的话都有哪几类?按边分类又有哪几类?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创设了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具体关系:现有三角形ABC,B点有一只小蜗牛正在缓缓爬动,它的目标是到达C点。那么,想一想,它到达C点的路径一共有几条?这些路径的长度相等吗?随即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三角形ABC,体验问题并进行思考。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体验中对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及三边的关系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学习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严格来说,学习的目的即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消除学生“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感受数学定义、图形、概念和符号,体验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应用数学的基本技能。
 

例如“数轴”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通过课件演示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并用过温度计,那么你们都会正确读温度计吗?你们能读出图中温度计上表示的正确温度吗?(通过课件分别展示零下、零度、零上三个温度。)让学生对“用点表示数”这一知识点形成感性认识,然后继续情境导入:图书馆位于一个南北走向的公路上,如果图书馆南6.7cm和2m处分别种着一棵杨树和桦树,北4.5cm和2m处分别有一个红绿灯和一棵垂柳,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用图把这个情境表现出来?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了“用点表示数”这一知识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大跨越。随即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列举出其他生活中你所知道的用直线表示数的例子吗?想一想,运用数轴你能够做什么?此时,很多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血压计、液位计等。
 

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

做足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思维。现实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一问三不知,或者连讲到哪里都不知道。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因此,一方面,教师课前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预习时学生先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先带着问题预习,以增强预习的实效性。
 

同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预习,比如向学长请教、向教师请教、向家长请教,尝试做一些课后练习,试着动手做些调查或者实验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倡导和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地学习书本,逐字逐句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索答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这样的预习,相当于正式上课的“预热”阶段,实现“先活跃思维、再活跃课堂”。

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拥有乐学气氛
 

正式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师生互动这一关键,把“教”与“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一体化、互融式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变师教生学为小组讨论。教师在讲授完了基本知识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针对学习数学知识进行讨论,教师则在小组之间充当“听众”,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疑惑。二是积极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形象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对几何教学气氛的活跃作用更为明显。
 

比如,在进行几何图形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立体图形做成多个角度的图形,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多角度看到立体图形的“庐山真面目”,这对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为了更加活跃气氛,可以让学生先想象一下各个角度图形的样子,然后再逐一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中的图形和看到的图形之间的异同。三是通过开展有益活动活跃教学气氛。比如,对银行储蓄汇率、基金、按揭贷款等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调查活动”,让学生去银行、金融部门等单位开展数学调查活动,这样就实现了课堂从室内向室外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大幅提高了。四是通过讲数学故事典故活跃气氛。教师针对教学的数学知识,对涉及的历史知识、数学名家故事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了解知识背景,将绷紧的学习劲头放松一下,这也是活跃气氛的一种有益方式。
 

数学教学如何吸引学生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乐学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喜欢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养成自觉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这样才能从“内因”上真正喜欢数学。例如:在讲“频率与概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师:同学们在过生日时,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同学以及老师的祝福,那么,要是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他们会多么高兴啊!我们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有没有生日是同一天的。
 

大家猜想一下,一年有365天,一个班有60名同学中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大?我用两个同学同一天过生日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出了“一个班有60名同学中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大”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概率问题进行思考,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营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尝试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乐学数学
 

创设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好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完成“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识过程。我在教学“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看它的形状是否会改变;第二小组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看它的形状是否会改变;
 

第三组将四边形木架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再扭动它,这时木架的形状是否会改变?让学生讨论,然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后达成共识,由学生总结。第一组的学生回答:三角形木架形状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图形。第二组的学生回答: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会改变,说明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第三组的学生回答: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这是因为斜钉一根木条后,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来自亲手实践,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仅加深理解和活学活用了所学的知识,还能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学好数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课堂内外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协作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进来。这种合作学习可以在课堂外,也可以在课堂中。
 

对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如果预习时不懂,可以课外讨论争取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与看法;课中如果是可以讨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假如你是出题老师会如何设置陷阱,等等。不仅可以打开思维,也可以更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因为总有某一个点能燃烧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供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重视课堂生成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观点:好的教师――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演示解题的操作步骤――“做给学生看”“学生做给学生”,上面很多解题教学方式不正存在“差的老师”的做法吗?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基本上采用以教师分析为主,思维的训练是“传授”式,学生犹如一个搬运工,将黑板上的思维、教师的思维、板演学生的思维搬到自己的改错本中,自然出现很多学生独立解题时凭借回忆思考,没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学生,一定要展现出学生的解题思路(要说出来,分析出来,切忌只有解题过程而没有自己的思路),看看大家是否能从中得到启发。另外,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但课堂生成不是由教师代劳,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我们的展示平台还有一块阵地――教室外的作品展台,如可以展示学生的一个章节的知识构建等。提供合适的展示平台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中学生数学课堂怎样上的不枯燥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