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_学习
低段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
低段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倾听,不仅是课堂教学训练的重要项目,而且是构建学习方式及健康人格的重要能力,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一直提倡新的教育理念,但很多老师还是把“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教师也会让学生合作互动,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但都只把它们作为教学的辅助措施。学生在讲的时候,教师也在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讲,慢慢的学生就不愿意上台讲了,因为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是“假民主”,没有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在“一人为师,众人为徒”的课堂现状下,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又怎能喜欢?这就是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关键所在。要使学生真正喜欢课堂、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改变这种课堂教学体制与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以控制学生情绪,使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认识数,比如: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的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练习数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按数取物感知数;分学具红花学习数的组成。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使他们感知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以身作则,感召学生倾听。
学生倾听习惯一方面取决于老师的倾听习惯。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单纯的“对”“错”,没有参与到学生的思考中去,也没有更多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少了学习的兴趣。行课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也很容易忽视倾听学生的发言,只想从学生嘴里听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一旦学生说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拒绝听下去,打断学生,让学生不知所措。又或者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够到位,学生提出一个老师之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师一时答不上来,就直接让学生坐下,对学生的问题也置之不理。老师的这些不良习惯:假听、拒绝倾听和听后无反馈都会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惊人的。
老师们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话时,一要鼓励学生多讲;二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注意和倾听,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喜爱、关注和尊重,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何培养 小学 生数学课堂的倾听能力
欣赏鼓励,激发倾听兴趣
如课堂上孩子听课认真的,可以及时表扬。 “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或者在课堂上,专门设计一些判断题,改错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 “小医生”、“小小评论家”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随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从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会听”。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单位等编成故事。如我在教《测量》这课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60米长的毛巾急急忙忙地洗脸。洗完脸,吃完早饭,我就去上学了。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师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地听讲。听完故事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笑了。
通过这些听辨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比如在口算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
生生合作,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认为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效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说还是该听。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也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例如:本班中的小王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很爱表现自己,不爱听别人的意见。对此,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15°、90°、75°、120°、135°、150°、180°的角,先让学生拼一拼,再画出来并说给同桌听。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我都注意到这一点。对在合作中认真倾听的学生,奖给他们“合作之星”的称号。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倾听别人的习惯,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控制技巧
“让回答问题”和“站一会儿”是教师提醒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但这并不是最好、最具艺术性的调控方法。儿童无论年纪大小都有自尊心,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自尊心的增强,这种过于直接单一的方法不再被接受。调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反映。它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育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因此教师的调控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倾听效果。
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好表现,喜欢受到教师、同学的表扬与鼓励。比如:教师在课前表扬个别学生认真,其他学生就会马上向他学习,专心听老师讲课。教师在课堂上称赞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好,在以后的提问中,受到表扬的同学就会更积极回答问题。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手鼓励个别表现出色的同学,使学生因受到表扬、鼓励迅速集中注意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学生专心致志地倾听。
教师告诉学生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听人讲话,一边玩东西或想别的事情,写作业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具体可以这样指导:在听同学的发言时,找找他们有没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而后仔细想想同学的发言讲的重点是什么?他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种想法的由来。
再就是要谦虚、细心地倾听。
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在同学发言有错或语无伦次时,一定要耐心倾听,不随意插话和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意见或认为再说下去没有任何价值,也要礼貌地等待对方把话说完。在平常教学中,针对学生急于发言的心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一个人在陈述意见或提问时,你自己也想发言,对同一个问题,你必须等别人发表完见解后,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对不同的问题必须先举手再回答。这样的方法必然要求学生在认真倾听以后才能做出决定。
在倾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常思考
别人说的话,哪些地方讲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安排。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如“我认为……因为……”“我想补充说明……”或“我有不同的看法……”等。让学生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低段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