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新课教学导入技巧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具体导入时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情节,切记导入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新课教学导入技巧
 

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非常关键,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持久性必须加以增强,结合教材设计,进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导入新课,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效率。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每个小朋友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很快得出有两种摆法:两个正方形或一个大正方形。然后,我提问谁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当学生回答:8÷4=2(个),8÷8=1(个)后,我接着问:如果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个分开的三角形,能不能摆?学生齐答能。很快学生也得出两种摆法:两个三角形或一个大三角形。但每种摆法,小棒都没有用完,都剩下了2根。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剩下的这2根小棒可以说“余”2根。那么摆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用算式表示出来呢?进而提出我们下面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动手操作,导入新课方法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故事导入新课
 

小学阶段学生重视故事教学,通过故事进行兴趣激发,使小学生更加关注所学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在新课导入时,也必须适当引入故事,进行巧妙的导课处理。
 

例如,“循环小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常常在学了新课后,不能准确地口述概念定义,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时,我播放了一段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学生不由自主地笑了,我关掉电脑课件,说:“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一个学生循环地说了两遍”,这位学生讲到这里,停下了。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个故事讲不完。我问其他同学,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齐回答不能讲完,为什么呢?我又问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说得很好,那么同学们知道数学王国里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数,你们也想和他交朋友吗?那么我们下面学习‘循环小数’。”这个诙谐故事的导入,不仅通俗易懂,也便于学生掌握我们要引入的数学概念。
 

数学课堂技巧一

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演示导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如:在教学“认识多边形”时,可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白纸,触摸感受一下图形的边长是指哪一部分?正方形有几条边?如此设计,让学生在动手触摸、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对边有了直观的认识,对下面学习“认识多边形”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也可以操作演示导入:在黑板面上,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小球,拉直细绳用力甩动,小球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曲线。教师略作说明:如果用粉笔代替小球在黑板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就是一个“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课堂导入时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例: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旧知:①3+7+4;②5+5+5。提问:比较①②两题有什么不同?比较后学生回答:第①题的三个加数不相同,而第②题的三个加数完全相同。教者过渡导入:像第②题这样由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题目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用新方法计算这样的题目只要知道是“几个几相加”就能立即算出“和是多少”,比用加法简便得多,大家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乘法”。如此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导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其学习的内驱动力,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的思维表达能力。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创建“愤”、“绯”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释疑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在教学“年、月、日”时,可设置问题悬念:“小明的爷爷到2004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多少岁?”“18岁的爷爷能有孙子吗?”如此设问能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神秘好奇之感。此时顺利导入: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就能够找到答案。
 

数学课堂技巧二

巧用旧知,营造“启”,“发”氛围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的口水直流。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俩个月饼平均分给俩人,最后拿出一个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难住了八戒和悟空。这里用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的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度,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学生的探求新知的欲望。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巧借道具,构建“愉”“悦”的情感
 

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新授课前,教师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而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角。
 

巧用猜想,构建“高”“活”境界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特的魅力,能很快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因此,借助实物等来猜想面积,体积,高度等问题,往往可见实效。
 

数学课堂技巧三

以旧引新,自然过渡
 

在讲授新知识前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设计一些题目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样就减轻了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坡度小,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分数应用题。如“一箱苹果吃掉2/5正好是10千克,这箱苹果共有多少千克?”让学生解答过后将题中的2/5改为40%,再让学生计算,这样就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很好地联系起来,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这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制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说:“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美丽的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一双姐妹,姐姐叫大红帽,妹妹叫小红帽。大红帽每隔4天去姥姥家一次,小红帽每隔3天去姥姥家一次,妈妈说等到大红帽和小红帽一齐去姥姥家时,妈妈烙最好吃的饼让她俩带去给姥姥,同学们知道她们一齐去姥姥家至少要等多少天吗?”这样的故事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当中。
 

巧设悬念,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心理水平一旦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时便会发生矛盾,产生好奇,大脑产生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探究其中的奥秘,这样就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验证无误后,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教师借此激疑,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开门见山,简捷明快
 

当教学内容前后联系不十分密切时,教师可通过简洁明快,生动的语言直接阐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乘法估算”时,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数值,也不必要算出精确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新课教学导入技巧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