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评价功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某个学习内容和项目展开的,教学反馈的信息应该贯穿于教与学全过程的始终。 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重视上课开始时或课前的组织教学。我在每堂课响起第一道上课钟后,都能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做到站几分钟,环视一下整个教室或在上课开始时再重复一次。这样可以了解教室内学生的动态,便于督促学生取出教科书、练习本、笔等上课必需的东西;从课桌上收去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擦好黑板,停止一切与上课无关的活动等。从而使学生能迅速地从课间那种活跃、松懈的气氛中转变过来,为上这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快地造就一个安静、严肃、认真的学习气氛。

二、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熟悉教材内容,仔细备好课和写好教案。因为整个课的进程,应具备高度的计划性,如什么时候讲、何时练、何时提问、何时板书、板书在何处等等,都应妥当安排,做到心里有底。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进行得井井有条。由于自己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所以讲起课来能够脱离教案和教科书,得心应手,从容自若地讲授知识。也不致于在课堂上学生出现消极反应时,惊慌失措,而是能够较快地驾驭、调整课堂气氛,使课的讲授得以继续进行。
 

三、上课时,教师应仔细注视着整个教学的进程,随时环顾着每个学生,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把组织教学贯穿课的始终,使课堂教学有良好的秩序,紧张的思维和饱满的情绪。
 

数学教学方法一

要选择具有选择性和代表性的反馈内容
 

1.选择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例子进行反馈
 

学习新知识时,两步计算10-3×2先算哪一步,由于学生此前所学过的是从左往右依此计算,受习惯的影响,学生会错成先算10-3。像这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不应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先让做对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教师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10-3×2为什么要先算3×2的合理性。这样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从而使先算10-3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方法进行自省。
 

2.选用具有共性问题的错例进行重点反馈
 

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反复性,初步了解方法后没有及时巩固会出现认知上的典型性错识。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在全班学生探究后获得长方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还是会出现部分学生在练习中混淆地用计算周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此时,教师可以选这个错例进行反馈讨论,让全班学生讨论对照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两者的区别之处。如果做错面较大,选择正确的题来进行反馈,让学生有正确的感知和导向,然后进行分步讲解。如果正确率较高,那就选择有典型性的错误进行反馈,让学生明确错误的思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预防。尤其是在新知刚获得时,让学生更加明晰正确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选择反馈的时机和方式要得当
 

1提问式反馈
 

在提问中捕捉即时信息。提问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思维桥梁与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同时,提问也是教师捕捉反馈信息的有利时机,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需要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宜采用提问获得学生信息。例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来理解“什么是面积”,而教师要了解学生体验得如何、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提问的方法来反馈比较有效。教师可以综合多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课堂发言,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再请学生发言进行补充,使学生逐渐完善成数学语言,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此外,一般性练习如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方面的反馈,可以采用个别学生口头回答,集体对照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明确掌握得如何。
 

2.板演比较式反馈
 

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及连续进位的乘法,这三类计算是学生频频出错的题目。这三类计算程序性较强,在计算的过程中疏忽了某一步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出错情况表现为漏进、漏退,如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反馈,可以请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板演练习,然后全班学生观察分析板演情况,通过比较,共同寻找问题,重点把握是否有漏进、多进的情况。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数学教学方法二

学生要有思考的时间
 

问题的思考解答需要一定的时限,尤其是复杂、开放的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探索过程必然会被迫中断,思维难以活跃,无法实现问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3秒左右的时间思考为宜,这要视问题难易而定。
 

研究表明,当学生思考时间从一秒不到延长到3~5秒,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提出问题:把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8位同学,2位同学分得这些练习本的几分之几?学习好的同学能一口报出答案,这时部分学困生听到答案后,就不去思考,人云亦云的说出答案,课堂上气氛热烈,好像学生都掌握了。但在课堂巩固练习时,我又提出类似问题,有的同学就乱说一气,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教学任务并没有完成。而我在另外一班上课时,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虽然部分学困生不能完成,但他们经过了思考,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在巩固练习时他们都能很好掌握。
 

提问要具有思考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思考性。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答案的问题带领学生想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提问变成了“例行公事”和“装点门面”的行动,从而呈现出一派表面的热闹,或者仅仅当成一种组织教学的手段,则难以达到提问的目的。问题过多,或者仅仅提出一些无需思考甚至是“是不是”、“对不对”的是非性问题,使学生离开“主旨”而步入“歧途”。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自始至终在课堂中起到提纲挈领、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的作用。
 

设置一些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对课堂中某些问题适当延伸、拓宽,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的解决,能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领悟到数学的真谛,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能快速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吗?引导学生利用每个月都大约30天这一特点,再结合大小月天数与30天的关系,快速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即避免机械地背记,又巩固大小月的知识。
 

数学教学方法三

(一)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二)“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三)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