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_学习
关于怎样提高 初中 数学教学质量
关于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自主探索空间,提高课堂教学
影响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学数学,不掌握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会学数学”,不但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提高,还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思考、观察、尝试、讨论、同化等探索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留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时,出示例题45÷3后,先让学生猜猜45÷3的结果,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证明45÷3=15,可利用小棒等教具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如下:(1)我用列竖式的方法得到的(2)因为3×15=45,所以45÷3=15(3)用小棒摆得到的(4)把45分成30和15,30÷3=10、15÷3=5、10+5=15(5)把45分成39和6,39÷3=13、6÷3=2、13+3=15(6)把45分成36和9,36÷3=12、9÷3=3、12+3=15。接着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种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这样做以后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参与能力增强了。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抓实。课堂教学提高了。
巧妙结尾,提高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前30分钟讲授重点,突破难点,并不等于说放弃了后面的时间,特别是最后的几分钟,这是因为从教材来看,最后讲的内容多数是重、难点,如讲例题时,最难的题通常放在最后讲,从教学因素来看,最后几分钟往往是“点睛”时间,一堂课基本把“龙”画成功了,总是最后来“点睛”,不管是由教师来点还是启发学生来点,这道工序总得最后完成。
从学生因素来看,在课的后十分钟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特别是在临近下课时,由于条件反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这样在一堂课的最后阶段形成了“一高一低”,即教师的教材教法高潮,学生注意力的低谷,所以,要重视课的结尾的教学,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多种的结尾方式。如,总结式结尾、竞赛式结尾、问题式结尾、悬念式结尾等,并且用最后面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预习、复习、讨论、提问、做作业等,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巩固消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重视课的结尾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教学内容未讲完,或内容虽然讲完了,但是作业常常来不及布置就下课了,传统教育非常强调作业的布置。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
(一) 指导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数学课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 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边看边动笔,划出要点,作些批注;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课后温习课本,养成自觉看书的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二) 鼓励质疑问难。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时随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记下来,提出来,要启发学生提出与教材重、难点密切相关的问题,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会问,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提高勤思善问的能力。
(三) 引导自我评估。
评估是一种参与,是一种判定,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激励。引导学生自我评估,是自我教育的开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在课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课末由学生自己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学生自己命题或相互进行检测,在课堂达标练习或单元检测的批改前,让学生自己写几句话进行自我评估;还可以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评议,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营造数学课堂气氛
运用顺口溜,寻“趣”
在讲解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时,大家知道它的表面展开图归结起来共有11种,其中141型6种,231型3种,33型一种,222型一种。这节课的重点是这11种展开图,难点是如何找出展开图相对的面。经过我们备课组的研究,最终把它归结为:“一间一必对面,相邻相对不对面,二二二型找中间。”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就起到了化难为简的作用,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其独到的作用。
再如,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可采用“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的要合适,分解彻底不惟一,最后定是整式积。”使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多变规律心领神会。并且学生从学习中寻找到了乐趣。
鹦鹉学舌,成“趣”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心理的兴奋与休息交替进行,形成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鹦鹉学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鹦鹉学舌”指引用一句名人名言或人皆共知的广告用语,或广为流传的歌曲中的一句唱词,恰到好处的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一次在讲一道规律探索题时,学生兴致勃勃地研究出了五种方法。在小结时,我故意读了一句广告用语:“不求件件中君意,但愿人人有所得”。学生都笑了,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有一次,我对例题只做了一些提示性讲解,没有全讲,接着我套用了歌曲《潇洒走一回》里的一句歌词:“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没有讲完的,你们回去自己思考。”学生欣然一笑,这笑消除了疲劳,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关于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