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反思_学习
小学 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反思?学习小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今天,朴新小编给打击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不同的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万金油”.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论什么内容的课,不分主次轻重,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 他们认为一节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用得越多越好.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有些数学问题几乎学生都会了,这样还有必要再合作学习吗?学生根本没思考就宣布小组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吗?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 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我们万万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小组合作. 有时学生也需要个体思维,不是一哄而上.
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合作学习草草收场
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 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 可是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也有些任务比较难,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需要多种查询途径才能解决. 于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只能做无谓的争执,结果是不了了之. 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公开课上“作秀”的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使数学课几乎成了小组讨论的展示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要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新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自由散漫地进行讨论,而是要选好时机,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讨论。经过实践和探讨,在教学中一般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⑴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⑵出现难点,学生思想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⑶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⑷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等。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对不对。当时,多数学生认为对,少数认为不对。我让打对或错的学生分成两组讨论。认为对的学生经过讨论,拿出一个圆,采用从中间对折、撕纸的办法证明其中一份是这个圆的1/2,所以说它是对的,而反方同学也拿出一个圆,采用折、撕的办法,但不是从中间折,而是任意折,撕开后出示任意一份,问:“这一份是它的1/2吗?”认为对的学生齐声说:“不是。”反方追问:“既然不是,为什么说对?”正方同学哑口无言。反方同学乘胜追击:“题中没写‘平均分’,怎样分都行。”反方同学用事实说服了对方,此时,大家一致认为“不对”,缺了“平均分”一词。课内,我及时抓往这一矛盾,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正反双方同学的折一折、撕一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了学习中去,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评比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有时得到同学的认可、鼓励和帮助,比来自于老师的更有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时让学生自拟几个题目,各组成员都参加测试,然后让小组长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成绩好的同学感到个人的学习好是不够的,成绩差的同学感到影响了本组成绩,有了压力,这样会使压力变成集体和个人的动力。这样有时要比教师课余专门辅导学困生的效果还要好,因为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些。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合作学习教学过程规范探讨
课前:分好合作学习小组。要事先充分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甚至于性别、平时的关系等。要制订成员分工,主要有组长、资料员、报告员、记录员等,并确定轮换顺序,在开始的时候应安排学习、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操作。
在分好合作学习小组的前提下,还要细化教学设计。备课阶段要细心思考,明确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中的意外等,要考虑好每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每个环节的所用时间,上一堂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在课前至少要花数倍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备课,只有准备得充分,才能把这种新的课程上好,上透。
课中: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控。在低年级中,由于新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因此,对低年级的学生开始采用这种新方法时,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不能因为难度大而放弃,正是因为以前的教学方法缺陷才导致了他们的主动性较差,在课的开始部分中和在一个新课开始时多采用这种方法,而将小组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比例的组合,并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度的比例的变化。在具体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的不同,要特别关注积极性差的学生并对他们有明确的扶持步骤。
课后:要及时在课中和课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而评价的根据不仅仅在于课堂中的表现,更在于课后对学生的跟踪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交谈、作业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所进行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教学内容、组织、评价整个体系上进行优化,从而做到对下一次学习的良好的指导和促进,最终形成好的学习合作效果。
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小组交流一人说时,要求其他人专心地听,听听别人哪些地方有道理,哪些地方和自己想的不同,和别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发言,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一人说完同组其他同学也可补充,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前应该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独立思考后才能有自己的观点、想法,为合作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课中,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讨论得知订做校服不能根据每个同学的身高,引出需要分成大、中、小号。接着教师问:“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里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思维就缺乏素材,讨论只能流于形式。我认为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一个思维雏形,再通过合作交流完善自己思考的内容,或在交流中改变错误的想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自然能提高一个层次,效率更高。
再次是让学生学会交流。交流可使思维上升到语言高度,在交流时可采用轮流汇报的交流制度,这样可以避免优生“一言堂”,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困生敢说的勇气。
最后教师要在巡视过程中发挥作用。教师一定要参与到合作当中,在学生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给予点拨,要巡视并在巡视中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闪光点,为小组合作后的交流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