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思考_学习
小学 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引导,学会与学生思维交流。下面,朴新小编给打击带来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首先明确初步逻辑思维的概念. 在小学阶段能逐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会有根据、有条理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碰到的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时会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的方法,能够通过已知的条件推出简单的结论.
其次明确逻辑思维的方法和形式. 逻辑思维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其中,分析、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分析综合的继续和深化. 抽象概括是逻辑思维的核心,它是更高一级分析综合的结果. 事实上,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符号、结论都是通过多次抽象概括的结果. 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断定.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逻辑思维又是依靠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进行的.
最后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实物、教具、学具或实例,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概念、法则、性质等,并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二是由旧知引入新知,引导学生去类推,掌握新概念. 学习一些崭新的知识往往要采用前一种途径,这里,尤其要注意利用学具操作. 操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外显的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随着操作,学生的思维随之而展开,我们要教学生通过动手学会动脑.
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一
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中的资源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培养逻辑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模糊的认识. 小学阶段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处在一个自发的阶段. 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以知识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长期培养的结果. 数学知识的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不依赖逻辑思维,不能学好数学;正确的数学教学,也必然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只有通过智力活动的内化,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我们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把培养逻辑思维贯穿在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环节之中.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在教学中直接灌输书上的结论,学生不用思考动脑筋,就有老师告诉其结论,久而久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可想而知的,是无法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那将是可悲的,也是教育的失败.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贵知疑,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不断设疑激疑,使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而且要满腔热忱地促使学生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任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首先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先多问善问. 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时,往往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
如为什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而不是除以任何数都是0?为什么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为什么三角形的稳定性比正方形好?这些有意义的联想和发问,这是学生多思善问,思考的火花,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要把问题交给大家去讨论,最后必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是师生信息互相传递的可控的双边活动,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地予以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二
上课伊始,故事情境锁住学生思维
上课伊始,还有学生沉浸在课间的游戏中,这时生动、新颖的故事可以使他们自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故事情境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识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设计,即故事情境既能让该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又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目标。 我在教《7的乘法口诀》时,首先播放动画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并问:“你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个小矮人呢?”然后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七个小矮人下面分别出现数字1至7,前三个小矮人上方的气球分别出现7、14、21三个数。随后让学生找出七个小矮人气球上的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7”,得出1个7是7,两个7相加是14, 3个7相加是21……最后,教师以“如果把刚才说的编成乘法口诀,会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7的乘法口诀”,引出课题。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二年级的孩子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个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创设这个情境既让它尽量不在“热闹”中“跑调”,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步入“正道”。播放动画片和找规律填空这两个场景少了谁都不行,它们达到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7的乘法口诀,动心动情而又不空泛离谱的教学效果。
课中高潮,问题情境拨动学生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其实就是一种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使教学“活”起来,使之发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要做到这点,最关键的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要能够通过问题的设计创设一种情境,根据特定的情境提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可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例如,我在教《3的倍数特征》时,设置了两个层次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一个问题情境是,首先练习找课件中哪些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并提问:“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学生回答是根据个位数的数字。此时,我提问:“请孩子们大胆猜想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这时学生出现了认知冲突,根据学过的旧知识,开始大胆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依托预习说:“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随着问题的抛出,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开始慢慢高涨,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我趁热打铁地说:“你们的猜想很棒。但正确吗?我们来研究一下。”这样就顺利地把学生引入探究的环节。
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三
课堂拓展,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应注意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现实性、真实性。虽然创设情境可以假设,但绝对不可以虚假。因为一个真实有效的情境不仅拥有认识新知识的价值,还能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去积极参与学习。
以我指导洪友碧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为例。首先教师出示课件展现永川区最美神女湖庆祝仪式上喜庆欢快的歌舞场景,转而欣赏神女湖栏杆、灯柱、石板、树等规律排列的美景,并配音朗诵,再转入红河小学校区种植的间隔均匀的树。此时,教师引出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学校将继续绿化校园,准备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上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出学生自主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内驱力。如果此时教师放手,不论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对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都无益处。洪老师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每隔5米栽一棵”中“间隔”的含义。然后学生自由说个人想法与算式,出现答案有21棵、20棵、19棵三种,但算式都是100÷5=。洪老师再发问:“同样的算式怎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20个间隔究竟该种多少棵树呢?看来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有密切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呢?想去研究吗?”再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棵数”有关系,理解“间隔数”的数学意义,为学生自主解决植树问题做好了导引。
注重情境创设的问题性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很多老师往往会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直观性,但对问题蕴含的开启学生思维的功能却不经意间弱化了,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失去了情境创设的价值。那么,如何设计蕴含价值的数学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掘学生的认知切入点,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暴露在学生眼前,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自然得出结论。
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教师可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数能被3整除,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与这个数的个位的数有关吗?因为学生对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较为熟悉,因此有些学生不假思索,立即给予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经过思考、比较,又想到13、16、19……均不能被3整除,这时旧知的影响与新知的认识产生矛盾,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造成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将学生带到愤悱之中,进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等方法,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使新知得以同化,顺应旧知,达到新的平衡。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给学生创设分苹果的问题情境,要把5、6、7、8、9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此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如平均分之后还有多余的,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表示。”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与作用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效地得以凸显,这样的情境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了启迪。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思考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