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评价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评价?让学生在老师评价、自己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下面,朴新小编给打击带来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重视数学课堂评价的实效性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
 

但尚存在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在课堂上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千方百计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受。
 

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激励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褒奖要与他们实际付出的一致,使他们感到不愧于接受这些表扬。如果对他们解决一些容易的问题大加赞扬,不但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使他们缺少征服难题的勇气。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提高或有创新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这就如同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能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矮凳子,有的则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在教给学生跳脚、搬矮凳子、换高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得分、获得小红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怎样构建和谐的 小学 数学课堂

促进松散经验构建为系统知识。
 

把“松散经验”构建为“系统知识”,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新知识的教学不仅要看到一个课时的内容,更多的是要看到这一课时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地位、作用有清晰的认识与恰当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这一解读教材的过程,准确把握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其二,在确定教学内容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沟通整理,促进知识内化,从而构建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的关键问题在于精选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好思考的问题,由学生活动思考引导学生自动地去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促进个性经验形成为共性规律。
 

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数学的理解,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感悟数学的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学生之间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差异也较大。就某一数学活动而言,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比较清晰,有的则比较模糊;有的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学生则比较单薄。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领悟与转化常常受到个人学习风格的影响,要克服这一局限性,一个根本的方式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个人经验交流与融合,实现个人经验的优化和内化。通过交流分享,旨在完成对个体活动经验的提升,把感性的经验逐步理性化,把模糊的经验逐步明晰化,把知识型的经验逐步策略化。
 

促进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们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即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来进行教学,但部分教师忽视了“活动”与“数学”(数学思维)的联系,造成了“过程”与“结果”两层皮的现象。要克服这一现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强操作、观察、思考,充分体验活动中的数学本质,使得人人有所感悟。二是使学生加强对“直观的、感性的”与“表象的、抽象的”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形成知识经验的正迁移或促使学生思维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三是要让学生进行表述,表述活动过程与抽象过程,促进其形成数学活动经验。脱离了操作、思考、表征等其中一项活动的支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是不牢固的。
 

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方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重视数学作业评价的实效性
 

数学作业评价已经逐渐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其目的主要是淡化甄别的功能和分数的意识。但从具体评价的功能上进行考察,这种变化没有引起质的改变。教师批改作业,主要目的依旧是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考察学生对基本内容掌握与否,以便及时弥补学生的疏漏。对出色的作业,主要是采取加贴红花的方法给予鼓励。作业内容主要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主。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显得力度不足。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
 

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即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的“对”与“错”上,要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待学生作业。如对学习努力,由于其他原因(如转学,知识有缺漏)作业完成情况不够好的,教师也要不吝对其表扬鼓励。教师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赋予适当评语,指出他的优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学生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教师尤其要对思维质量高的解题方法给予特别的嘉奖并在全班推荐。
 

教师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规定的标准。
 

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判断是保护学生学习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如何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教师对学生的用心评价
 

(1)评价要准确、得体有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使课堂生机勃勃。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言,选用恰当、得体的评价语言。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比如“你回答的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如果课后你再多一些练习,相信你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如果你能把这个想法说得连贯些,那就更好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你能回答问题就是很大的进步,老师发现你一次比一次厉害了,相信你下次会回答的更好。”、“你已经很努力了,别急,自信点。”……如此恰当、得体、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不会被深深感染?同时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评价要多样、生动有激励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人都想得到别人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而孩子的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让孩子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如“虽然你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的。”、“你的进步让我感到特别的高兴”、“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数学小博士”、“你的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瞧,数学家总结出来的知识,我们同学们也能总结出来,你们多棒啊”!……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还对学生起到了一种鼓励性的作用,使他们很自然地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实事求是,让学生自评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让学生自我评价,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省。学生自我评价,能使老师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使教师有效地调控教学。例如:在学生学习完绘制统计图后,要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说:“我的统计图颜色漂亮,格式正确,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有的学生说:“我运用了起始格,而且绘制的是横向条形统计图。”“我画的统计图歪歪斜斜,不够工整。”“我忘记写数量单位了。”“我每一格代表的数据太小了,所以一张纸画不完统计图” ……就这样,学生你一语我一言实事求是的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自我认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评价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