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培养注意力的方法_学习
数学课堂培养注意力的方法
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有原因的:生理原因――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培养注意力的方法。
动手实践,培养注意的稳定性
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数学内容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必然会减弱注意的集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亲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活动,能达到注意的集中、稳定。
例如教学“7”的认识时,让学生认识了“7”之后,还要教学“7”的组成。这时教师提出下列一些问题:如果6根小棒先摆在桌子上,要想凑出7根,该怎么办?如果分别是5根、4根、3根、2根、1根先摆在桌子上,要想凑出7根,又该怎么办呢?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摆。学生觉得有趣,兴致很高,有的学生很快摆好了。根据摆的情况得出1和6、2和5、3和4都可以组成7的结论。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儿童的无意注意,培养了有意注意,同时由于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可让有意注意得到稳定。
巩固练习、培养注意的自觉性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既要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兴趣,又要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使他们注意力的自觉程度在练习中得到检验,获得提高。学生对课内主要内容回答正确、中肯,对独立解答的复杂习题,能愉快地完成,说明他们的注意发展了。假如不能完成时,教师应给以提示,引导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比较关键性的问题上。
如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去时用了5小时,回来时用了4小时,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往往学生错列成120÷(5+4)。教师指出这道题的关键问题是“往返”两个字,并问道:往返是什么意思?点出这道题的关键词后,学生马上意识到总数量与总份数不对应并很快列出正确算式:120×2÷(5+4)。这种复杂而且易错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的自觉性。
数学课堂注意力的培养
课堂上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学生在入学之初对某些学科感到新颖有趣,有新鲜感,有认真学习的意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加大,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困难越来越大,无法前进,“提不起劲来”,学习的兴趣也就日渐消退,最后甚至达到厌恶学习的程度。
事实证明,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比较稳定而浓厚的兴趣是与他们对某方面或某学科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和深浅以及老师上课态度、上课方式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教师必须在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造生活情境,创造故事情境,然后致力于透过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去揭发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创造故事情境
故事往往最能激发中小学生的认知激情,所以老师也可以把数学问题用故事包装起来,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他去世前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的1/2、1/4、1/6。儿子们想来想去没发分:他们所得到的都不是整数,即分别为11/2、11/4、11/6,总不能把一匹马割成几块来分吧?你知道怎么办才能不杀马吗?
这样的问题就有比较强故事性,学生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在老师讲的故事内容中,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会用心动脑去思考,这样也就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了。 创造情境是老师最常用的方式,不管是创造生活情境还是创造故事情境。经过实践发现,创造生活情境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来讲解题目时学生最容易理解,而创造故事情境则是吸引学生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尤其是让学生做主角的故事。所以老师创造情境时可以把二者结合,比如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寻宝,这样以学生为主角,吸引学生的注意,寻宝既带有刺激又在电视上常见,既吸引学生又让学生容易接受,可以很好的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与众不同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端。生动、形象、灵活地激趣引入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随着老师的讲述进入新的一课。如,在讲《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我拿出前一天与同学们照好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的形状,谁猜对了就给谁。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一种暗示是想要照片就得学好这节课的内容,从而对学生集中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一节课《一分钟有多长》,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视频,学生闻声而至,进入状态。学生开始全神贯注地看故事,通过观看一分钟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课上来,接着是一分钟的标准动作,两分钟后学生都静下来了,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后就进入了新课的 环节。
利用个人魅力稳定学生注意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个人魅力或是运用自己的特长把学生带到课堂中来,教师的语言形象优美、生动,讲课语速快慢适中,语言富有弹性和节奏就会给人动听、悦耳及美的享受,有调动学生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效能。例如,我讲过的《轴对称图形》一课,老师问:“最近陈老师学习了两个本领――绘画和剪纸。有没有兴趣看看我的作品?今年是虎年,所以,我画了一只小老虎(出示课件)。实事求是地说我画的怎么样?”学生说:“老虎的耳朵画得不好看。右边没有胡子。”老师问:“谁能给我点建议?”
学生说:“两只耳朵一样大,右边再加上与左边一样的三根胡须。”老师说:“我知道了,就是让两边尽量一样就会好看些,是吗?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我的绘画本领还需要加强。不过我这张剪纸还不错吧?”(出示课件)学生都感觉不错。老师问:“知道我是怎样剪得吗?”学生说:“把一张纸对折后剪出来的。”老师说:“对了,我把一张纸对折后剪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虎。你们也想剪吗?”学生非常高兴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而又“乐而不嬉”的效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注意力
直观演示、集中注意
有些知识能运用直观教具的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并且多让学生亲手摸摸做做,让学生亲身感受。因为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好动,直观操作能给学生吸引力,这样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就自然易学能懂,使之印象深刻。如教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组织学生拿出小棒动手操作,先拿出28根小棒放在左边,再拿6根放在右边,问学生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回答34根,然后问你是怎样得到34根的?学生有的说是数出来的;
有的说从6根里拿出2根和8根放在一起,左边是30根,30加4得34根;有的说先把8根和6根合起来是14根,20根加14根得34根。教师然后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先算几加几得十几,再算几十加十几得几十几。通过直观操作,学生印象深刻,“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自然而然显现在学生头脑当中,学生也就更加注意课堂了。
运用比喻,促进注意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地、具体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联想、启迪学生思维。例如:江苏南通的曹平老师教学“平方分米”后,要学生闭眼想一平方分米有多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举出许多例子。
一位学生说:“昨晚我没有好好做作业,爸爸非常生气,叭!叭!给我几个耳光。爸爸一巴掌的大小相当于一平方分米”。曹老师补充一句:“我想你到死也忘不了平方分米的大小了”。全班活跃起来了,学生的课堂氛围不仅轻松愉快,还牢牢地记住了所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课堂培养注意力的方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