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数学如何进行简约教学_学习
谈一谈数学如何进行简约教学
谈一谈数学如何进行简约教学?体验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教学方法。
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
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滋生体验欲望
学生的体验是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成功运用的基础。英语课堂可以设立情景对话,历史课堂可以重演史实,地理课堂可以展示模型,甚至和小学数学相比,由于水平不同,小学数学许多概念、公式、应用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直观实例给学生以体验,但初中数学则开始更多侧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那初中数学课堂该从何下手带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很多教师有个认识误区,觉得体验式教学等于情景式教学,必须创设情景,否则就无法进行体验式教学。其实不然,体验式教学重在学生得到体验,而非教师创设情景。能带给学生体验的不一定只有具体、形象的情景。所以,教师应该把精力花在如何引领学生去体验,而非如何为学生创设情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及时进行体验教学评价
体验教学评价是体验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让教师及时对体验教学做出整体的分析,还能对体验教学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为体验教学的有效性给予保障。因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及时准确,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受抑制。如:课堂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数学课上的感受、体验书写出来,发现问题,获得成功。小组互评,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体验生成,提高学生的主动体验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猜想,挖掘创新潜能
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许多数学结论的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设法加以证明的。可见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时刻,如果善于提出猜想,将有利于解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形成。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异议”,启发学生进行多向猜想、多向思考。在教学中,要多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以及让学生动手做模型、动手操作等方法,创设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课堂创新潜能。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能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类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和不完善的。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运用多媒体,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与手段被大量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教学环境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为灵活,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技能形成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从生活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在课堂上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同时由于其学习耐力有限,遇到有一定困难的知识,就往往会退缩、逃避,不能去克服、去学习,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赞赏,所以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往往会采用生活化教学,提高他们的成功意识,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简便运算的时候,我就给大家举例:周日晚上,妈妈把本周的花销账本拿了出来,想让小明帮忙算下本周一共花了多少钱,账本上记的是:周一53元,周二43元,周三68元,周四47元,周五57元,周六32元,周日90元,请问本周家里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是你,你怎么算呢?来,我们大家一起算,看谁算的最快!于是,同学们就都忙着在本子上计算了起来53+43+68+47+57+32+90,十秒后,我就给大家说:我以已经算出来了,是390元!大家都惊奇的看着我,我说:其实算这个题很简单,只需要把式子里的几个数字换下位置,并在重新组合就可以了,其实就是:(53+47)+(43+57)+(68+32)+90,也就是100+100+100+90=39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便运算,学好了这节知识,以后如果妈妈叫我们算账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一些简便方法,可以很好的运用起来哦!这样方法果然效果不错,大家对这节课的知识十分感兴趣,教学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激活学生创造心灵,培养学习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通过诱导和恰如其分的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教学l0以内数的认识,为了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动物王国要举行秋季运动会,它们听说咱们班第一组的同学最爱回答问题,声音特响亮,特地请第一组的同学给它们当“啦啦队”,还要选一名啦啦队长。现在请大家数一数第一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学生数后回答:“一共有8个同学”,请8个同学都站起来。然后接着说:“请数一数小组长排在第几?”学生数后回答:“组长排在第8”。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比:一共有8个同学,组长排在第8;这两句话里都有8,意思一样吗?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体会到这两个“8”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话里的“8”是一组同学的总数,第二句话里的“8”是小组长按顺序排在第8,这样,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一)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
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二)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
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
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谈一谈数学如何进行简约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