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教学效果_学习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走什么样的路,作为我们这些推行课改的教师,都要潜心钻研、不断探索、认真总结,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一) 指导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数学课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 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边看边动笔,划出要点,作些批注;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课后温习课本,养成自觉看书的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 鼓励质疑问难。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时随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记下来,提出来,要启发学生提出与教材重、难点密切相关的问题,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会问,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提高勤思善问的能力。
(三) 引导自我评估。
评估是一种参与,是一种判定,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激励。引导学生自我评估,是自我教育的开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在课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课末由学生自己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学生自己命题或相互进行检测,在课堂达标练习或单元检测的批改前,让学生自己写几句话进行自我评估;还可以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评议,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吸引学生的数学课堂
运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笔者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借用了幽默巧解这一难点。教师板书题目:“有头43个,脚10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于是,教师说:“我给你们一个角色,你们演兔子。”我们命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教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43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43×2=86(只)。
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100-86=14(只)。“这14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们欢叫道:“有7只兔子,36只鸡。” 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令学生们发出了愉悦的微笑。
运用直观的教具启发学生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节时,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学时,让学生亲手用l2个棱长是l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然后作好记录。
小组分析讨论,从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制教具,独立思考,操作实验,积极探索中得出非常抽象的计算公式,其知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的, 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
数学课堂训练学生思维
鼓励口头表达,训练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特有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与我们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个人想法的真实显现。低年级的思维是通过语言表达来体现的,一个孩子口齿伶俐,表达有序,说明他的思维清晰,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以言语训练为基础的。数学课堂教学同样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完成的,我觉得,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它的知识点完整的、准确的、简洁的表达,体现了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表达能力逐步的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抓住每节课中和学生交流的时间,以语言的训练为重点,通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示范―帮扶―练习―独立表达的这个完整的过程,使得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表达能逐步变得清晰、有序。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能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明白,但是同时会丢掉关键性的字词,表达语句重复、不准确,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能加以补充,但是下一次回答类似的问题时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针对这种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老师要留给学生“说”的时间,让他们在充分的表达中逐步精简语言,使得自己的思维理解和口头表达划上等号。
允许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好指引工作,然后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客观的预设,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生成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保证有效,保证是学生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说出心中所想、所思、所疑。在自己的思考和发言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把分数画图,孩子们在课堂上大多都有不同的分数表达,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要强调大多数只是分子为一的分数,而对于分数值相等的其他分数一带而过,甚至不予理睬,认为是以后才要学习的内容,这往往错失了一个机会。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分数的理由,对其他相关知识不做深入讲解,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验证,独立思维,各抒己见,在理解这个问题的同时对分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就大大提高了这节课的效率。再如:教学图文应用题时,观察所给图让学生得到数学信息是老师必做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能说出重点的,老师便会引导学生解决,我觉得接下来老师不要着急完成教学,而是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能搜集到的信息,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完成题目计算,而后对比解决方法,这样,在解决一道题的过程中同时解决了一类题,对学生归类总结有一定的帮助,学生的个性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