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辅导学困生_学习
小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辅导学困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辅导学困生?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缺乏自信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死记硬背的现象特别严重,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第一,关爱学困生,以情动人.要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就要端正我们的教育思想,奉献我们的爱心.教师一旦有了热爱学生之心,就会毫无保留地为学生献出智慧和精力,不惜呕心沥血地帮助学困生成长,这样就会赢得学困生的信赖和尊敬,从而收到爱的回报――学生的奋发和上进.所以,教学中教师不能歧视学困生,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爱去感染学生,从而赢得学困生的喜欢,学生自然就会把心思用在数学学习上来.
第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运用幽默语言,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肢体语言形象地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组织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第四,利用教具、幻灯片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具已由教学模型、挂图和电视、录音、录像、投影的静态运用过渡到多媒体计算机.将计算机与传统的电教设备功能融为一体,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而且具备交互功能,既能实行集体化教学,又适应个别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声色兼俱的特点,在课堂上通过五彩斑斓的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娱乐”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情境要尽量能贯穿多个教学环节
通常的做法是在利用一个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在形成数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一开始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前后呼应,比如在解三角形一章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如何测量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呢?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学习了解三角形的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非常自然了。也可以用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知识类比着去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如在数学归纳法这一节课中大家基本上都会用多米诺骨牌引入说明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原理,但学生了解在具体应用时,却仍然不清楚证明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用“n=k时命题成立”
作为条件去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而只是处于模仿的地步,一不小心就会走样。此时只要老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思考在多米诺现象中,骨牌的倒下为什么具有传递性?尝试使学生描述第n张骨牌倒下后第n+1张骨牌也倒下的具体过程:第n张骨牌倒下过程中其自身的势能转化成的动能将传递给第n+1张骨牌,使这张骨牌也倒下去。即第n+1张骨牌倒下的前提条件是第n张骨牌的倒下!从而彻底使学生明白在证明命题具有传递性的时候,要证明n=k+1时命题成立必须要用到n=k的时候命题成立,否则就不是传递性了!
发挥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的作用
《新课标》中大力提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常用的做法是通过投影显示一段动画或图片或一段文字故事引出问题,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并不是不可以,不过这里只是发挥了多媒体作为工具所带来的便利作用,离新课标中提倡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还有一段距离。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更应该用于解决教学中的疑难,以及可以用来揭示数学本质的地方
比如在讲了圆锥曲线的概念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实时用几何画板按①作圆A及圆内一点B②在圆上取一点C,作BC的中垂线;③该线与半径AC的交点为E演示作图,问:当C在圆上运动时,点E的轨迹是什么?在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教师利用跟踪点E可得轨迹渐渐显示为一椭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轨迹和椭圆的概念的理解达到了其他任何手段都难以企及的效果。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会了一定数量的数学知识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内的学习,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积极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创造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持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参加。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开展数学竞赛、办数学墙报或手抄报等,让学生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二、精心设问,引发兴趣
“思维总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数学课上精心设问十分重要。提问的启发性、适时性、针对性会使问题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也会把问题引向高潮,思维推向更好。学习方程时提问“鸡兔同笼,有头36个,脚10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兴趣,学生表露对答案的渴望,这时再指出:只要好好学习方程的内容很容易解决。学习“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定”时提问“如何测得湖泊两侧的距离?”学生为了找出方法积极思维,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很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采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问题、精心设计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情促学,培养兴趣
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决定这门学科的学习效果。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兴趣以情感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培养数学教师与所教学生之间的情感,一个热爱学生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自然会显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展示优良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师德风采,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感染。好的数学教师对学生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热爱心,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客观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之处,在不断升华的情感中勾绘一幅立体的情感交流网络,使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精神愉快、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验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要根据他们的思维能力特点,凭借实物、模型、实验操作等,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断。学具操作是一种外部的物质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小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在推进学生思维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实验操作。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使学生能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让学生自制了圆柱、圆锥的容器。学生制作的容器有等底等高的、不等底不等高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然后让他们分组实验,通过实践来完成。学生用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多种情况,每个小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用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倒在等底等高圆柱容器里,三次即可倒满;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倒在圆柱容器内,一两次可以倒满或四五次可以倒满,得不到原结论。学生通过试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调动了各种感官,又提高了认识能力。同时,在愉快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注重习题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习题,看似平常的知识,殊不知在习题中隐含着扩展数学功能的作用。在解答习题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以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发展。首先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打破习惯程序而赋予开拓意识。因此,在处理教材习题时,应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联想,使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表面积计算时便遇到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一个由圆柱体和长方体组成的路灯座,长方体长12厘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圆柱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55厘米。要将这个路灯座漆上白色的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上面是长方体,下面是圆柱体)”在引导学生弄明白题意后,便让他们独立思考。学生感到很难,便向我摇头示意。
这时,我便把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圆柱体发给学生,让他们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解题办法。可是,这些解题方法对于中下等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困难重重。针对这种现象,我又提示大家,能不能找到什么规律?学生们再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经过讨论,他们把这道题的解法列成了公式型,即:路灯座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看来,一道题中蕴藏着多种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发散自己的思维,找到解题的办法,给思维插上翅膀,使学习效率倍增。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辅导学困生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