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优越性,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巧妙地化解难点;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经验丰富,已经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体系和习惯。它所拥有的优势也不容否定。例如,以前许多教师不但自制教具,而且发动学生动脑动手自制学具,这些教具学具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就要比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的更生动形象直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全面,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在使用教学手段时,要合理选择,恰如其分,达到选择最优化。
 

又如,板书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出色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教师在黑板上规范的画图动作、解题过程甚至流畅优美的书法,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传统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和详细过程还可以始终保留,不会随着教师的鼠标点击而隐去。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一些教师放弃了板书,许多信息都在瞬间呈现给学生了,但是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在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一些课堂从表面上看信息量大,学生反映积极,其实只不过是部分灵活的学生在“独领风骚”,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却只能“望尘莫及”。这些都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投影仪和鼠标不能代替黑板和粉笔一样,肯定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也绝对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优点。教师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使由现代技术设计的软硬件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对其进行拓宽、创新的过程。如何进行数学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问题源于情境,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
 

同时,根据高中数学这一门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课堂应本着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标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不足之处,如无法替代生动的语言描述、肢体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交流等,将其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主动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中隐含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能够愉快地探索。例如,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课堂上学的数学在课外用处不大,顶多就是买东西算钱而已。针对这个问题,我找来一个光盘,光盘上有生活中购买日常用品的数学知识,有银行职员帮助客户计算利息的数学知识,有科学家在发明创造时要用到的数学知识等。
 

学生通过了解光盘上的一系列数学知识,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数学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主动的,学生的学习才是兴致勃勃的,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加深而提高。因此,教师要利用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解释生活。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需要训练,而训练的落脚点仍应回归生活,即所谓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师就必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测量橡皮泥、石块、墨水瓶、土豆等物体的体积,并在教师引导下学会用排水法、沙测法等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数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商品打折问题: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是多少?最大经济效益问题:某商场销售一批品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问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利用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强调数学的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其次,充分利用我国古代数学辉煌灿烂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是数学故乡,有着辉煌灿烂的数学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数学家,在中学教材中涉及中国数学史有20多处。例如初一对正、负数教学,可以提及我国古算术《九章算术》,在此书中最早提出正、负数概念及其相应运算法则;对于二次方程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秦九韶所创立的孙子定理,在国外五六百年后才由大数学家高斯发现同样的结论;至于应用最广泛的勾股定理,实际上是我们中国道人先发现,并由公元3世纪吴国人越爽最早证明的。在教学中,可以挖掘这些生动的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直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充分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例如椭圆,双曲线的概念很抽象,我就用两个图钉代表两个定点F1,F2,用一根绳子代表定长,再拿一支粉笔给他们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演示一遍。用两个图钉代表两个定点F1,F2,将拉链拉开一段,其中一边的端点固定地F1处
 

在另一边上截取一段AF2< F1F2,作为动点M到两定点F1和F2距离之差,而后把它固定在F2处,这是将粉笔置于M处,于是随着拉链的逐渐打开,粉笔就徐徐画出一条曲线,同理可画出另一支,再让学生自己来演示一遍。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而且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以迎合学生的好动心理。学生在活动操作中既吸收又加工;既深化概念又形成能力。
 

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创造思维方法的渗透
 

儿童时期的思维是特别富于直觉和想象的,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逻辑和常规的约束,在他们的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直觉思维的苗子。如对一道应用题久思不解,但突然想通了,他便直接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过程。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直觉思维。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不能苛求他没有过程。因此,在使学生思维不断条理化、逻辑化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这种直觉和想象能力.因为这种直觉、顿悟和想象与他的创造性有很大的联系。
 

例如:某厂每天生产200个零件,需要6天完成。现要提前在5天完成,现在每天应多生产多少只?学生一般是这样考虑的:先求该厂要生产的零件总数,200×6=1200(只),再求5天完成需每天生产的个数,1200+5=240(只),因此现在每天多生产240—200=40(只)。通过三步列式才能解出此题。而有的学生则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突然想到一种巧妙的做法:200+5–40(只)实际上。要提前在5天完成,就是提前1天完成,只要把原来1天应生产的零件数平均分到5天内完成.就是每天多生产的零件数。
 

想象思想方法的渗透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能对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形成知觉形象和记忆表象,而且能根据别人的口头或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根据自己的创造,形成未曾见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表象的夸张、升华和理想化的改造。它可以脱离现实,但却以现实为基础。科学的发现常常受益于想象的创造功能,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想象力不可低估。在数学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多看一看,多想一想.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进行想象。 对于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只要平时有观察和归纳的习惯.又有一定猜测的能力,不难发现有以下规律:百位数从零形开始逐次加1,十位数恒为9,个位数从9开始逐次减1。于是得出各式的结果:396,495,594,693,792,891。
 

数学教育中,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不只是单纯的思维活动,它本身就蕴涵了情感素养的熏染。我们在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的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渗透,有意识地挖掘蕴含在教材里的隐性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挖掘、体会、运用、领悟、内化和升华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