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如何在教学渗透数学思想?要使学生真正具备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还要有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持之以恒,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平时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形成个性的思维活动,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1.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传授知识的发生过程中
 

数学思想方法又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蕴涵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率着表层知识。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包含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基本内容;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方法。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与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因而教师在讲授概念、性质、公式的过程中应不断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又能领悟到深层知识,从而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只讲概念、定理、公式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领悟它与其它知识的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也只有经过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直觉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练习等过程才能掌握与巩固。在新概念、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如运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可用小学所学的“数”进行类比。

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应把最大的教学精力花在诱导学生怎样去想,怎样想到,到哪里去找解题的思路上,要置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于解题的中心位置,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解题功能──定向功能、联想功能、构造功能和模糊延伸功能。
 

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存有这么一个难点:平时题目讲得不少,可只要条件稍稍一变,一些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总是停留在模仿型解题的水平上,很难形成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形成。若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解题功能,不仅可少走弯路,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多样,如直接法和提问法,提问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主要是因为提问法不仅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可以利用提问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策略。
 

例如在小学推理计算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在学生基本掌握解题方法之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诱导学生反向推理解答过程。如判断题“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命题错误的判断,并举例“13”显然不是3的倍数。在反向推理中,学生需要证明命题“3的倍数个位上不一定是3、6、9”,学生用“27”这个数字证明了命题。而学生在推理解决问题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就实现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目标。
 

在课后反思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后小结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梳理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及时发现和学习中的漏洞,真正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结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真切体验和领悟到数学思想,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同时,缓解题海战术对学生形成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结束“圆的认识”教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化,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回顾反思教学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就可以清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学生将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

落实三维目标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习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感悟、反思和习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要注意适时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承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丰富的情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亲近感、亲切感、信任感。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乐于表现自己,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肯定;教师便适时地捕捉时机,对他们进行评价,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中,根椐评价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素质不同的客观存在,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组,并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的基础层次,同时也可以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出色的发展,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发挥表情、肢体语言的功能,身教更甚言传
 

教师的表情、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有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听课中表现出烦躁或心不在焉的状况时,教师要会适时来个夸张的鬼脸或是模仿某个学生的某种动作,出神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笑声中猛地惊醒,从而心情振奋地投入新的学习中。
 

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在引导学生学习了2的组成以后,就不再去教孩子们学习2以后的数的组成,而是拿出3个、4个苹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开始学生们比较拘泥,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他们进行示范,分的时候将自己扮作贪吃的“猪八戒”,边分边夸张地做出吃的动作和舔嘴唇开心的样子,学生马上跃跃欲试地纷纷举起了小手,都要表现一番。此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分,自己去寻找答案,并且要求孩子们将每一种分法记录在本子上,比比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先做完。孩子们很快就自己掌握了3、4的组成。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在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