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怎么教

幼儿数学怎么教?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舞台,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情境中“学”数学
 

故事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知识点、重难点通过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如:在教学认识7时,笔者设计了小灵通参观海底公园的故事。小灵通来到公园门口,一位机器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机器人说:“小灵通,你要想参观公园,就必须通过四道大门,如果你能正确答出大门上的问题,各道大门就会自动打开。”这时,教师可对幼儿说:“你们有没有勇气去打开问题之门,参观一下美丽的海底公园呢?”孩子们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此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第一道门上画上几何图形,要求幼儿数清楚图上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第二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7以内的顺序,第三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7的组成,第四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7的写法。在活动中, 孩子们情绪高涨,直观、形象的故事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在游戏情境中“玩”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最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如福禄贝尔所说:“游戏是儿童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 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既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又能增强数学学习的愉悦性与趣味性。
 

三、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存在,就没有数学活动的开始,有了问题,思维才能有方向。”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幼儿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的思维在教师富有变化的问题情境中穿越,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幼儿想学、爱学、思学。
 

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忽视了幼儿在获得数学概念时思维的动作性的独特作用
 

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学习,但并不能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增进智慧。 要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质量,操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操作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动手操作。操作学习符合幼儿学习特别是数学学习的特点,帮助幼儿获得数学的感性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时总会利用或多或少的操作材料,教师要将材料的作用彻底发挥,即能使孩子在材料的辅助下掌握教学活动。
 

如图形分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认识范围内的所有图形,引导孩子主动发现各图形间的差异,注重倾听孩子的分类方法,注意孩子在分类过程中的引发的其他想法。如此甚至可提升分类活动外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因而教师在材料操作时不能将操作定死,要为孩子的理解服务;操作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在有关操作活动的时间、空间问题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育中的正规性操作活动,对操作活动的实施也只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训练动手动脑操作、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认知与动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时机。

在各种游戏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适合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所以寓数学知识的学习于游戏之中,使整个教育活动更富有情趣,这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着力于在幼儿熟悉的游戏中渗透数学内容。
 

例如:在组织幼儿玩“小猫钓鱼”的游戏时,当“小猫”捉住了许多小鱼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把“小鱼”收走,而是说:“今天的小猫咪捉住了很多条小鱼,可它怎么数也数不清,小朋友来帮它数一数好吗?”幼儿听后很快来了兴趣,帮忙数了起来,一数正好是10条。教师再继续进行引导,“如果我们把这10条小鱼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这样,孩子又兴致勃勃地复习了10的组成。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将一些数学知识巧妙合理的融于充满情趣的游戏中,孩子们会学得更主动,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
 

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环境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
 

例如:一次复习几何图形的数学教育活动,我是这样开始的:“小朋友,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玩具商店,里面有好多的玩具在等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朋友的兴致来了,都好奇地望着我,似乎在说:“有些什么呢?快快带我们去吧!”幼儿思维的机器开动了。教室里的气氛安静且带点神秘。我慢慢掀开预先精心设计制作的图片,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幅色彩鲜艳童话般的画面。我欢快地说:“玩具点到了,这里的汽车、汽球、布娃娃、手枪、动物多漂亮呀!他们都是用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小朋友快找一找,都有些什么图形呀?”小朋友的兴趣很高,都认真地观察讨论起来:汽球是圆形的、汽车是长方形的、手枪是三角形的——–帮助幼儿复习已学过的几何图形的目的很快地实现了。
 

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的目标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总目标(教给幼儿有关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单元目标(10以内数及加减运算、量、几何形体、时间、空间五个单元的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在每一个单元目标下,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在选择具体的活动目标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将总目标时时放在心上,在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个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合理地安排有关内容,使每个活动设计都包含着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智力方面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的要求。如在“复习6以内加减运算”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的内容体现出幼儿对运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幼儿在操作时的表现(如取放用具的动作轻、快等)体现教师平时对幼儿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对幼儿运算时的速度、准确性等的要求体现对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养;通过幼儿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参与运算竞赛的热情体现教师对幼儿身心和谐的重视程度。当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能体现总目标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一条,在上述活动中就不可能全部体现。但是,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都应该或多或少地体现总目标涉及的各方面的内容,都不应该违背总目标提出的在知识、技能、兴趣、学习习惯、智力、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以“景”唤趣
 

在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1)利用现实生活情景。即充分利用周围生活环境中现有的数学教育因素,引导幼儿到大自然、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乐趣。例如,让幼儿扮演城市管理员到市民广场进行简单的数学统计。他们饶有兴趣地数着、记着、核对着、交流着……就连平时不喜欢数学活动的幼儿也乐此不疲。(2)模拟生活情景。以模拟的方式设计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情景并将数学融入其中,使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与情景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
 

例如,模拟“招待客人”的情景,可以让幼儿在摆放茶具、餐具、点心等活动过程中积累一一对应摆放物体及物体数量多少的经验。(3)创设游戏情景。即将数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让幼儿通过玩游戏及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来感受数学和积累数学经验。(4)设置问题情景。问题情景能唤起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对调动幼儿的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等量分配”活动中,老师拿着8块糖果问幼儿:“8块糖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面对问题情景,幼儿纷纷猜测,并在操作中掌握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8分成相等的4份的结论。
 

以“美”促趣
 

我国当代数学教育家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教育与数学的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数学教育若能为幼儿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不但能激发和持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必然使美学的方法进入数学,促进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 以“美”促趣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有:(1)在数学中挖掘美。德国诗人席勒说过:“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数学本身渗透着美,蕴涵着美。如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自然数列中的秩序美;量的守衡中所展现的抽象美等。只要教师善于从数学中挖掘美,定能引导幼儿步入一个美的数学世界。(2)到大自然中领略数学美。大自然中的自然或人工物体,到处可以反映以数学美为基础的美。高楼大厦、亭台楼阁等复杂的对称物,花坛里摆放的鲜花、建筑物的图案装饰、人行道上有规则铺设的地砖等,几乎都是几何对称图形的组合,包含丁大量的数学的对称美、秩序美、和谐美。
 

因此,从感知生活中美的事物着手,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3)在活动中呈现美。数学的美严肃、雅致而含蓄,幼儿难以理解,需教师艺术化地加以呈现。一是提供美的材料。材料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抽象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幼儿的操作兴趣直接受操作材料特点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教师所呈现的教具还是幼儿所使用的学具都应力求做到色彩和谐、比例精当、陈列有序、操作简便。二是使用美的手段。运用音乐、美术、舞蹈等文学作品来表现数学,更能揭示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如将点数活动配上优美的旋律,能让幼儿在反复吟唱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用几何图形拼成各种想象的图案,能让幼儿在粘贴的创造过程中领悟到几何图形的神奇。三是运用美的语言。与日常用语相比,数学语言更要准确和富有逻辑,所以数学教育应力求让幼儿感受数学语言的简洁和精练。如“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就是5”,这种概括式的语言,其简单的形式既反映了数学的规律,又琅琅上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幼儿数学怎么教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