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如何让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幼儿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会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引导幼儿用数学解决问题,使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
 

幼儿生活的环境充满时空、形体、数量等方面知识,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有数学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幼儿每天统计出勤人数。他们通过比较、数数等方法,了解入园的小朋友是多少,没有来的是多少,迟到的是多少。孩子过生日分蛋糕或平时分点心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讨论如何合理分配。联系生活,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进行数学教育,引导幼儿用数学解决问题,使幼儿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产生学习的兴趣。
 

幼儿阶段数学教育主要是发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幼儿确立了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只要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把幼儿数学教育融合到生活中,就能确保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使幼儿在生活情境中高效、快乐地学习数学

在区角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解探索世界。他们在了解探索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蕴涵其中的数学问题。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着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反映事物间抽象的关系,有着抽象性的特点。由于幼儿还是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该多向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多给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在活动中发现数学关系,得到数学经验。还要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情境,把数学教育的意图,融合到他们的生活中。
 

幼儿园的区角环境是幼儿自主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地方要重点布置,为幼儿发现、探索创造条件,进一步巩固和学习数学知识。在环境布置上,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材料的摆放上,要有利于幼儿探索和操作。比如,操作区可以投放串珠、拼图、数字卡片、扑克牌、图片、七巧板等供幼儿操作。材料的投放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及时进行增减与调整。幼儿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在区角活动的操作实践中,学到新知识。
 

幼儿数学教学一

善于捕捉教育内容,将数学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经验准备。以中班对序数的理解这一目标要求为例,对于幼儿来说,理解一维指令的第几层、第几个、第几排还比较容易掌握,但多数幼儿对于二维指令的理解不是很好。针对幼儿的这一情况,在我班画展的这面墙上我们设计了一座三层楼的楼房,把孩子们的作品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房间里,这样每天孩子们都会与环境发生互动,从而向幼儿逐步渗透有关序数的概念。
 

开始时,孩子们只能够说出我的作品在第几层,现在部分幼儿能够逐步过渡到我的作品在第几层第几张。再如:进区域的插牌卡片,我们将它设计成房子的形状,也是向幼儿渗透有关序数的概念。我们利用了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并产生良好的互动,最终让幼儿获得一个实用的、开放的数学知识体系。
 

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教育有机引导于幼儿生活应用之中
 

数学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认识世界,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幼儿在认识了各种图形和形体的基础上,我们将此运用在了建筑区材料的收集整理。在每个盒子上贴有不同的图形标记,既便于幼儿取放、整理,又进行了分类。又如:在幼儿作品的装饰花边上,幼儿已成功地将对称、排列规律的理解运用在实际操作中,并用这种对称、有规律的排列来进行装饰画。
 

再如:幼儿掌握了计数经验后,我们在楼道的楼梯侧面贴上了数字,这样孩子们在上楼时进行了正数的练习,下楼梯时又练习了倒数。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幼儿在每次的点数后,说出总数。在每天的点名环节中,我们都会鼓励幼儿去数一数今天来了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男孩子?多少女孩子?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在以上活动中,数学真正扮演了一个工具的角色,而幼儿则通过运用数学的过程,亲身体验和感受了数学的用处。
 

幼儿数学教学二

生活化的操作材料,更是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奥妙无穷
 

1.扑克牌玩出了新花样
 

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的材料,扑克牌中的学问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记得刚开始和大班的孩子玩扑克牌时,老师和小朋友一样始终限于传统的“争上游”和“猫钓鱼”。孩子们第一天玩“争上游”时,赢了的孩子不时喊着:“我赢了!我赢了!”那开心的表情真是溢于言表,看着孩子们赢了就开心,输了就叹气,我在心中不禁暗自称道:“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情绪是如此的真实、自然、有趣,让孩子们置身于游戏中学习数学,真应该落到实处。”可当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玩着这些老游戏时,他们原先的快乐似乎渐渐消失了。于是我们几位老师一起来探讨起扑克牌的玩法。扑克牌与数学的关系最为紧密,于是我们就将幼儿所要掌握的与数相关的概念、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渐渐地,老师的思路打开了,孩子们玩出的花样也是一个更比一个多。用扑克牌玩起了比大小;用扑克牌玩起了数的组成;用扑克牌玩起了相邻数;用扑克牌玩起了排序(数字的排序,花色的排序等等)……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2.地板块儿铺出了新内涵
 

让孩子们学习铺地板,一下子就把孩子们逗乐啦!摆弄着大小、长短不一的地板,孩子们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好兴奋、好开心!自由组合对大班孩子来说并不难,可要想当一位称职的铺地板师傅,必须得按主人需要的方案来铺好地板,这活儿干得才带劲儿。于是提供的个数相同,板块儿大小不同,铺出的地面谁大谁小?个数不同,板块的长短不一,铺出的地面会一样大吗?不同的地板图案,请你猜猜谁大谁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主人的要求不断地变化着,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操作,真正掌握一些长短、大小、量的守恒、面积的守恒等相关的数概念。

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和孩子一起享受数学的乐趣
 

1.允许幼儿出错
 

重于探索实践,可以看出,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在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幼儿。例如活动“哪一瓶比较多”活动之前,幼儿受容器大小等外部因素干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实验,用相同的杯子作比较,逐步让幼儿建立等量观念。于是,我们生成活动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不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不论构思独特的,还是带有模仿性的,只要幼儿融入了自己的智慧与创造,都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2.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产生很多疑问,如:“为什么红绿灯的数字是倒过来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学习科学中的数学的起点,我们到小渠边、小路口采集蒲公英,数鸭子,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数学教学三

1、材料的投放考虑与目标的关系
 

材料设计,除注意科学性,美观新颖以及利用废旧物品外,更主要的是要能引导幼儿参与学习和操作,并以此为途径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设计材料时,应时刻考虑材料与目标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同一目标指向多套系列材料。如:10以内数的点数、守恒活动目标的其属下就有“串珠”、“分合卡”“拼图”、“数字小火车”等多套系列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同一材料具有多层次的目标。如“数字小火车”的材料,它就指向一一对应、分类等不同层次的目标。此外还应体现材料的层次性。如同样的拼图材料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了不同的材料支持,有照片提示、数字提示、点卡提示等等。
 

2、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中班初期的幼儿仍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材料设计要形象、具体、直观、暗示性、自检性、游戏性强。如:“分合卡”、“数字花”材料的提供带有自检性。此外,宜采用拟人的设计手法。如:“喂豆豆”材料就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瓶子拟人化,以帮助小娃娃喂豆豆的游戏练习点数和使用筷子。
 

3、材料的投放应尽可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教学材料设计在考虑以本科知识为侧重点的同时,还应尽量扩充其他目标,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丰富材料设计的形式和内涵,提高材料效益。例如:“毛毛虫”、“数字花”材料的提供,既进行了点数、排列规律、图形的认识又练习了动手能力。又如学习分类时,可结合认知教学中认识食品类、衣服类的内容进行。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浅谈如何让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