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怎样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数学怎样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今天,朴新比小编给大家带来与数学有关的方法。
 

在创设情境处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作用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教师在创设情境阶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只猴王给三只小猴粉饼,猴王将饼平均分成四份,分给第一只小猴一份,第二只小猴要分2块,并且要和第一只小猴同样多,第三只小猴要分4块,也要和第一只小猴同样多,该怎么办?请你利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说出你的方案。
 

问题一抛出,学生们情绪高涨,小组讨论热烈,争相说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利用手中的圆片进行分割,写出表示的分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思考性,让学生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重点处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同时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在六年级《统计》一课中有这样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一组统计图复习旧知后,出示例题1,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提问,你能找出哪一种品牌的数量最多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其它品牌中有可能有的品牌比最多的数量还多。教师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笔者认为,这样的提问设计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把握教学的重点,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怎样修改统计图才能清楚地看出哪一种品牌数量最多?在小组内讨论你的方案,然后修改统计图。教师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势必要思考怎样将“其它品牌”分细,具体到某一种品牌的数量是多少,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哪一种品牌的产品销售的数量最多,从而体会到统计图的制作要具体,数据要清晰。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激活,学生的思考才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预习的设计

预习――使课堂交流更充分
 

预习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开始,他能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前解决,在预习的过程中所有的思考过程及相关的疑问便成了课堂上进一步学习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便显得很重要,这样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对书本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在布置学生预习后,我总是在课前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预习的情况,解决相关疑问,没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让小组长统计出来,等到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再次交流。

预习――使课堂探究更深刻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践表明,只有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有了内在的需求,才会有学习的兴趣,这样学习对学生而言才能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预习后的课堂,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孩子将知识挖得更深。
 

预习――使课堂内容更充实
 

预习使新知识变得不那么神秘,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简单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拓展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像年、月、日这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是老师讲解的话,既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评价的设计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1.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我在课堂上从不单一地按照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从他们积极举手、认真思考、清晰表达、思维独特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侧重以鼓励为主线的课堂评价,这样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肯定和激励,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要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精确度之间的关系
 

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或不可捉摸的,要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有效和一致性。例如,对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纠正错误等。这样的评价能使学生心里有底因为不符合事实的评价,哪怕是对他的表扬,也会让他觉得空洞无味。而有的时候,如果不能概括出评价内容的主要指标,宁可模糊一些,也不要将其固定化,以避免最终评价的片面。
 

3.让评价发挥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学生的预想(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只要学生一出现口误就马上帮他们改正错误,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以保证他们正确地掌握知识,但这种方法常常会使本来缺乏自信的学生更感到没面子,对下一次参与产生忧虑和恐惧。其实有时你要是换一种方式,先不要急于改正错误,针对他们已经回答的部分,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有成就感,然后再用正确的说法重复一遍,这样,学生同样会明白,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不至于使他们在下次参与时产生胆怯心理,并且也会感激你的纠错方式,对你会由感激转变为喜欢,“亲其师,信其道”的事实就会在你的课堂上出现。
 

提问的设计

提问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清晰准确的语言是实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能预见学生这样的能力,设计好提问用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尽量少用脱离儿童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果多种提问表达方式只是让学生作出同样的思考,那么最好采用简单明了的句子,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
 

笔者曾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分类的必要性,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要带钱买东西,随手一抓把钱放进口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不好,因为这样钱会少掉的!”还有的说:“会被小偷偷走的!”很显然,学生都没有说出笔者想要的答案。尽管后来有学生说到,但是花去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其主要原因就是问题不够明确,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学生只能随意地说出自己想法。
 

问题设计“巧”一点儿
 

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都应能巧妙地完成数学目的。这既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巧妙”,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本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解方程” 教学中,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独立解方程:9x-4x=105,2x+23=53,4x-3×6=42,3x-x=28。当学生基本完成后提问:“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你写‘解’了吗?你做的答案对了吗?”就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呢?就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比平常问题更具有创造性,很巧妙地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对方程的解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对于第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可能这样问:“同学们,看一看,你忘记写‘解’没有?忘记的补上。”“看”“忘”“补”都被教师说出来了,学生只剩下照着做了!而这位教师的“你写‘解’了吗?”一问,则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查“看”,自行对照,有没有忘记写解,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如果是忘了写的,则赶紧动手补上,不但完善了解题的格式,同时也加深了方程类题型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以后就不容易再犯类似错误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教师会这样问:“叫一个同学先公布答案,做完了的同学,同桌互相对一下,再相互检查,看你们是不是做对了?”这和“你做对了吗?”相比,效果截然不同。“你做对了吗?”不是直接公布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对“解”进行检验。这样,在教师没有直接要求的情况下,学生自行所检验得到的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怎样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