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把握课堂教学_学习
小学 数学怎样把握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怎样把握课堂教学?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文字间的魔术。”关注教学细节,其实质是精致教学流程,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教学亮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绽放个性和魅力。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与数学有关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数学语言使用细节的把握
(一)数学语言的规范、准确和科学使用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性,每个概念,每个定理都有确切的含义和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教学语言务必要清楚、规范、准确、全面。“大概”、“也许”、“差不多”之类的模糊性语言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和运用定理,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有许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备课的疏忽或是对数学概念理解的肤浅,以致在表述和运用概念、定理时,忽视一些关键字、词或一些限制性的条件,造成了概念、定理的不完整、不严密的错误。
(二)数学语言的简洁、精炼和生动形象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简明、精练,不要有过多的重复性语言,少说废话,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学生难于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增强讲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繁琐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使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细节正误决定成败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错误产生,有计算错误、看错题意等。当学生出错时,我们会生气,不理解为什么讲过很多遍的题目还是要出错。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很多时候学生出现错误只是因为一个很小的细节。
我在教学中曾经碰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名学生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经常出错,检查该生的竖式也没有问题,口答乘法口诀也没有问题。后来,在进行个别辅导时发现:在做进位乘法时,他不是采用的写几进几的顺序,而是先写进几,再写原位上得几。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后面是否有进位。例如:在竖式计算289×7时,应该是7乘9,写3进6,再算7乘8得56,加上进位的6得62,写2进6……但该生在做7乘8的时候,却是先进5,再用6加后面进的6得12,只写了2,却没有再进1。错误由此产生。 因此,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该做学习错误资源的开发者,合理利用来之不易的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怎样调动学生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在新教材中,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同学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对的鼓励,表扬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胆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意惊讶的问:“你为什么列成4+4呢?”她说“有4个男孩,4个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这幅图还能列出很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挖掘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着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门是有潜力可挖的。
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情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新奇的教学用具,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一“边、角、边”时,先要求学生用纸皮剪一个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且夹角为45”的三角形。上课时把自己做好的三角形放到投影机里,然后,把一个学生所剪的三角形又放到投影机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再让他们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所剪的三角形按要求叠起来,他们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三角形重合(全等),然后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带着问题寻根问底,兴趣盎然。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猜想、总结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诸种素质。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营造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注重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提供一种帮助,以促使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学习建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强化学生自我的学习建构过程。教师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概念及定义形成或产生之前,往往存在着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契机。因此,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再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如讲韦达定理时,教师让学生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再求出两根,然后把两根相加、相乘,然后进行比较,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概括的思维过程,正确理解了韦达定理,为以后利用这个原理进行解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规律的总结过程。数学的定理、公式和法则等都是数学规律。
其推导过程往往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极好材料,所以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思维过程。如勾股定理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猜想→论证→理论”的求证过程,比直接给出定理理解深刻,而且记得更牢。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无一可以离开解题。把握解题思维过程,不仅能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转变传统的只知完成教学内容而不顾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的做法,做到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有效参与。这样,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生中心学习目标,实现因材施教。如在教“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节时,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能力实际,安排几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指出3种不同的角。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减少了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了针对性,使学生处于“最优化”的学习状态。
进行情景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每样事情都会有想探索的精神,而且大多数都会是必定研究到底,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在讲课的时候,增加情景教学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一起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探讨。 以讲解”百分数”中利息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最近老师有1000元的现金,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置它,放在家里又怕不安全,同学们觉得老师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回答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建议自己收起来;有的建议买个保险柜;有的建议花费了它;也有的建议存在银行里等等。当然,教师应该对每个提出自己建议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眼神并且时不时地点头来表示肯定,进而可以培养学生乐于讲出自己心里的想法的习惯,喜欢在课堂积极地表现自己。
然后,教师就提出”如果现在老师接收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一个建议,把老师的这1000元存进银行,那老师存进银行要怎么计算收益呢?”有些学生就会提出利率的概念,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已经对利率有些理解,进而会很好的与老师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把整个教学课堂的气氛带动起来,不再是沉闷闷的感觉。
怎样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课堂
创新语言风格,牵动学生注意力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7%的语气调。”对于有声语言而言,无声语言无疑是对其表达信息量的重要补充。
教师的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洁、生动、前后连贯、合乎逻辑。教师只有学会运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转换起承,在课堂上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独特的魅力,声声入耳,扣人心弦,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语言——体态语,才能更好地调动、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认真分析学情,对症解决问题
老师和学生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必定会有一定的差距,老师不能对学生想当然,因为两者之间在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上一定存在差距,特别是主观方面的能力。但是从事教师工作几年之后,总会感到自己对教材已经很了解,对教学内容、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十分自信。虽然它有充足的理论和实践来支持,但在现实中,往往使得教师产生“刚愎自用”的后果。以自己的意识代替学生的意识,且不容别人置疑,即使出现一部分学生成绩下滑,也都是归疚于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等原因上,造成客观上学生难以掌握所授知识。严惩挫伤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勇气和自信。
针对以上情况,我想还是得从源头出发去解决问题,溯源查症,对症下药。首先,排除一切主观性因素。平时针对学生上课的状态、作业完成的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思维变化等及时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摸准课堂脉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或教学内容,尽可能使自己的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其次,不急躁,精练习,多反馈。由于客观差距,不能要求学生能像老师那样从容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有些老师认为比较简单的知识点,由于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也会感到较难理解的。此时,老师不能急躁,而应该对相关知识点反复讲授,精选练习,适时反馈,及时巩固,不断提升正确率,让他们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恨铁不成钢”,埋怨学生是于事无补的,更可能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此外,我们还应减少单节课堂达标内容,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中分析享受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齐”和“全”,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课堂上,教学内容本身的设计大多是很好的,但是教师后面预设的练习往往过全过细,一般学生做完后,教师校对一下就下课了,没有时间让学生独立去比较、分析,发掘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考,只能是“蜻蜓点水”。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