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_学习
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应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理情况,在教学之中一步步脚踏实地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从实现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看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课程目标中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就是要培养文化基础之科学精神;基本思想就是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培养自主发展之学会学习;基本活动经验则是在三个方面都有体现,人文底蕴、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有全面落实“四基”,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从核心概念教学看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紧扣核心概念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10个核心理念与核心素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教学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核心概念,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等素养;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就是培养信息意识;核心概念中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核心素养的很好体现。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授“图形对称”时,可以培养审美情趣; 在讲“圆周率”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可以培养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等;在讲“阿拉伯数字”时,可以培养国际理解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决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摒弃填鸭式,多用启发式,用好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中,全面落实“四基”目标,必须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经历基本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效培养文化基础,实现自主发展,真正体现社会参与。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勇于探究、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最佳方式。
渗透核心素养方法一
一、“爱”是教育的真谛,更是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校、对工作、对学生的爱,直接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自然产生对教师的爱,继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上。因此,教师要想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必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用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打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喜欢你、接纳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你言听计从,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二、在日常言行中渗透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日常言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一个在言行中常表现出不喜欢数学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还可能喜欢数学吗?当然就更谈不上自觉学好数学了。因此,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学科,教学态度要严肃认真,要发自肺腑地喜欢数学,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享受,那么,对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主动去学好数学。
三、深挖教材内容,发现其思想教育的元素,激发学生养成情感
数学教材,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应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情感资源,并充分利用其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杨辉三角”计算法,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早出现300年,根据这一客观事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钦佩,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通过动手、动脑实践活动渗透情感教育
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源泉,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如果直接按教材演示步骤推导面积公式,会造成学生不容易理解,感到困惑,甚至口服心不服。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分组操作、讨论,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感性认识。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教学同时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达到“情理相通”的教学佳境。
渗透核心素养方法二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加强对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提升素养
在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检查自己的练习的格式、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练习的单位名称以及答案有无缺失。学生还应对练习题进行验算,可以将答案与条件进行互换,从而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这个环节之中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检查自己问题是否正确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还可以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加强思考
比如在解答“相遇问题”时,通过例题开展教学,学生会根据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实践、路程等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弄明白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通过解决来时的实际问题,感受ax+bx=c的数学模型,初步感知模型思想。在本课回顾与反思的环节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之前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验证自己的做法正确与否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收获。最后为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并说明自己是利用怎样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式,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
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读懂题意
解决问题教学应从学生阅读理解开始着手,分步骤培养学生提炼、加工问题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筛选问题信息到筛选有用信息,再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最初,学生表达的信息有可能是不全面、零乱的,但是这对学生今后面临问题时能够形成综合各种信息意识的形成有利。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问题中有哪些是有用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取舍,并让学生重新梳理想要表达的问题,进一步明确问题是什么,问题中有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顺序进行表达[1]。
比如借助“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为例,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购物的情境,最初学生从这个情境之中获得信息十分模糊,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用品,文具盒8元,铅笔3元,橡皮2元,日记本4元……教师接着引出问题: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文具盒的价钱?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情境中文具盒8元的意思是指一个文具盒8元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前应先思考再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题目信息读得更准确。接着提问:你们能求出3个文具盒的钱吗?如果确保能求而出那还应加上那些信息,那其他信息有用吗?从而学生明白了问题之中有哪些信息是多余的,从而学会选择问题中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学生寻找问题信息时仅仅是罗列文字信息,并未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在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后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在根据题目顺序表达完整的题目,从而真正读懂题意。
渗透核心素养方法三
引导质疑在辨析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有疑才有思,有质疑的课堂才是有思想的课堂、有碰撞的课堂、有生长的课堂,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并对所有质疑抱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常见的引导方法有:设置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概念对碰引发质疑,制造矛盾引发质疑,捕捉错误引发质疑.
话越说越明,道理越辩越清.质疑的目的也是为了学得更多的知识,弄明白更多的道理.当学生有质疑的时候,会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类比法、演绎法、枚举法、假设法等等,而这些方法都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但仅仅只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一年级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想一想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呢?”
最后归纳出,可以通过摸一摸、印一印、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等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到了二年级学习“认识角”的时候,一年级形成的能力和素养就体现出来了.当教师有了方法引导的意识,像这样的例子经常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