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师提问的技巧
 

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研究表明: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如:我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中由于较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且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学中还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即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做到适合适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启迪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2. 问题的针对性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师只是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 并且所提的大多是浅易的问题,缺乏思维性和深度,学生常常可用”对”或”不对”来回答,教师没有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机械应对而已,教学实效不高。
 

3.课堂问答比例失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以教师问为主,学生只是机械的答,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数学课堂注重提问方法

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问不仅仅是问学生为什么、对不对,还应该问学生应该怎么做、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等。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要说出答案就可以,至于这个答案是怎么得来的不必探究。有些时候虽然学生的答案正确,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有问题,所以教师提问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答案,还要让学生说出解题过程,这样教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另外,学生讲解解题过程时会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从而使思路更加清晰,对每一步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做成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绘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做完后,教师让小明将自己做的图画在黑板上,然后讲解一下做图过程。小明边整理思路边讲解:首先,将所有同学的成绩进行整理,60分以下有3人,60分~70分之间的有6人,70分~80分之间的有12人,80分~90分之间的有8人,90分以上的有4人。然后根据分数段统计,制出条形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分布,70分~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学生各自成绩分布的区间一目了然。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课堂提问要结合生活实际,让课堂生活化、生动化
 

传统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很有激情,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反应不过来,举手回答的更是少之又少,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教师的讲课热情就会随之减弱,学生的听课效果更是不佳。其实,学生不响应教师提问的主要原因是问题没有吸引力,如果问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就会积极地回答,听课也会更加认真。
 

例如,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提问。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单位的应用范围,能够正确运用计量单位。讲解完单位概念后,进入提问环节,教师说一个物品让学生说出其对应的单位。如:“桌子长1( )”学生就会回忆长度单位,其中毫米、厘米、分米都太短,千米太长,只有米最合适,所以单位是“米”。教师指着自己提问道:“老师的体重是50( )”学生就会回忆重量单位,其中克和吨都不合适,只有千克合适,所以答案是“千克”。这些紧贴实际生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点的选择

在学生思维障碍处提问
 

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有时是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难度不相适应造成的,有时则是因为思维定势受某种旧知识负迁移影响所致。这时教师要精心提问,巧妙点拨。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有些学生搞不清函数y=a(x+k)2的图象与函数y=a2的图象之间的平移关系,误认为k>0时应把函数y=ax2的图象向右平移k个单位等。可提问:“由五点作图法”可知函数y―ax2的图象顶点坐标是什么?函数y=a(x+k)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什么?函数图象之间的平移关系,实际上就是图象顶点之间的平移关系,这样学生由点(0,0)移至点(-k,0)中可得出“k正左移,k负右移”的规律了。
 

在学生常犯错误处提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免不了要犯错误,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引导他们深入剖析,拨误反正。例如,初一学生在使用乘法公式时,常会出现乱用公式的现象,出现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错误。为此,我反复提问:谁是公式中的第一个数a,谁是公式中的第二个数b?如何写成公式的结构形式?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乱用公式的现象得到较好抑制。
 

在设疑处提问
 

分层设疑,其目的就是将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接受的问题转化为易于理解接受的问题,这样做不仅能照顾到班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同时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理解能力,精心设计出一组不同层次、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的问题进行提问,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先让学生完成如下操作:经过一点画圆;经过两点画圆的操作。
 

在此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提问:(1)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个圆?(2)经过两点可以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待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教师顺势作进一步发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两点,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经过B、C两点,圆心又在哪里?如果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所画的圆经过A、B、C三点,圆心应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以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通过动脑、动手、逐步深入去探索发现,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训练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到学的轻松愉快,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师提问的技巧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