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_学习
如何提高 小学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造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技巧。
教师要重视修炼自己的语言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儿童特色,但”儿童特色”并不是儿童腔,而是要贴近童心。教师用贴近童心的语言与儿童进行交流,如此一来,春风何愁不化雨,”润物”自然”水到渠成”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贴近童心呢?注意“甜、慢、短、精、新、活”这六个字。“甜”:母亲对孩子当然是甜甜的,教师与儿童对话,只有多带些”甜味”才能适应儿童,才能像母亲一样抓住他们的心。“慢”: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分析能力也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水平较低,他们多善于直觉感知。因此,对儿童说话,语气必须要慢。“短”:儿童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将对方所说的内容先记下,然后再去回味理解。他们只能直接瞬间反应,不善于理解推理。因此,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低年级学生常常”消化不良”。“精”:儿童的注意力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差。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岁儿童最长可以连续注意10分钟至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儿童说话要”精练”。“新”:低年级学生好奇极强,他们喜欢新鲜活泼的语言。因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说话时,要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化。“活”: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说话时, 应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尽量做到生动活泼且活灵活现。
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到位,要具有激励作用,有时还要灵活采用态势语。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太单一,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听多了肯定会烦。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分对错,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又怎能给学生带来启发,促进学生发展呢?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教师的评价语要有激励作用。
从入学的第一节课做起,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不持久。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适时的表扬。如 “胡静听讲多认真呀!”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喜欢被老师表扬,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这样经过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还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手举得高高的,请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我认为“说”其实包括回答老师提问、纠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被纠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如果意见正确,要点头表示感谢,可以说,:“谢谢你,我听明白了。”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其次,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合作、操作、读题、审题、书写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提高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
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好”师:“1、2”生:“安静”。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拍拍脸、拍拍肩,1、2、3、4、5、6、7看谁先做齐”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做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
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记得开学初,马浩然上课老师说什么好像跟他没关系,让他写拼音半天不动笔,出几道口算题让他做,他说记忆力不好,经了解开学前半个月他被一辆摩托车刮倒,受到惊吓。知道这些我就鼓励他写拼音时尽量快些,一点点进步马上就夸。如果他写得好,题做得对我还亲他一口夸他“真棒”,马浩然当时还不好意思了。放学后,送走了学生,马浩然妈妈追过来问我:“蔡老师,孩子让我问问您,今天他表现得怎么样?”,我当着他的面又一次和她妈妈夸了他,他心里美滋滋的,从那以后马浩然的写字速度快了,字写的还挺规范,有一次数学考试还考了第一呢。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六七十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
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情感需求。
在现代社会里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变课堂为乐园,亲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脱离幼儿的心理特征,满脑子装的还是可爱的动物、好玩的玩具等,其思维仍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从心理上,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其二,从学习上,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学习数学,发展数感;其三,从态度上,能在有主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乐学的热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为例,利用CAI课件的视听动感优势,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图形王国中。首先让学生摸摸袋里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接着又引导学生触摸、观察、比划物体的表面,使学生的观察实现从“体”到“面”的转移,初步感知“面”与“体”的关系。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的一个平面画一画,可以从它们身上分别取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而三角形则利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以后获得。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猜、摸、看、画、折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促使其亲近数学、乐学数学。
操作感知,体会探求知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自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6和7的认识》时,孩子们大多能认识6和7,会用6和7来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个数,有部分同学甚至能进行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但学生对数概念的建立,以及对“几”和“第几”的概念比较模糊。课上,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取出5个小动物图片,提出如果小白兔来了,就有几个小动物?感知“5增加1”或“比5多1”就是6。
现在,动物园里要进行唱歌和跳舞两种游戏,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分别会参加哪种游戏呢?如果有1个小动物唱歌,会有几个小动物跳舞?如果有2个小动物唱歌……学生利用小图片逐一分,在分的过程,对6的分成有了感知,接着又运用图片进行排队,设计以下几类问题,让学生按要求说一说、做一做:1.从左数,第1个是谁?2.从左数,小狗排第几?3.把从左数的前3个小动物找出来?整个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