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烦恼,现在高考的考生都在为自己的成绩和志愿烦恼,而现在很多准高三生的心 理压力太大了。据了解,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那么,准高三生的家长在暑假怎么做好孩子心理过渡呢?

 

  生活中,有不少考生的父母为了孩子能金榜题名,陪孩子挑灯苦读,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孩子看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家长的殷切期盼,每天的提醒叮咛,也变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加在了孩子本就不轻松的肩上。

 

  面对高考,家长首先要放松心态:高考是什么,不就是一次平常的考试嘛!高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当今社会成材与成功的路有很多。即便高考不理想,只要孩子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肯于付出,条条大路通罗马。

 

  指导孩子合理归因

 

  导致一些孩子惧怕考试的另一个因素是,孩子把考不好的原因都归结为我脑子笨我天生不适合考试等,自我评价过低。孩子在面临高考时,如果总是看到自己的弱点,甚至夸大自己的不足,就会形成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家长要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情绪,要让孩子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面对考试失误,学会合理归因。

 

  正确对待分数和排名。考试排名并非一无可取之处。考试排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和年级的位置,了解彼此间的差距。通过排名,和往年的录取情况做对照,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准确地定位。对于考试排名,家长和孩子应该做的是,在和其他学生做横向比较的同时,更要纵向和自己比,看看这次考试和上一次之间,哪些学科有进步,哪些学科还没发挥出最佳水平,想想下一阶段要怎样调整学习计划。

 

  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在复习迎考期间,有的孩子觉得努力了半天也不见成效,对自己很失望;有的孩子一次大考成绩不好,害怕再次经历失败,干脆临阵退缩。这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要生存,就要学会在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不到最后决不轻言放弃。

 

  多和孩子沟通,获得心理缓冲。备战高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会焦虑、急躁,这个时候,切不可见面就谈学习,一味追问成绩与排名。家长要把握时机,多和孩子聊聊天,侃侃大山,话题以轻松的内容为主,多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好能谈到孩子喜笑颜开,这样也许能让孩子把一天来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以便在心理上得到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