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宝典”
2018年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出来了,各省份的志愿填报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考生对志愿填报的了解程度不深,在填报的时候出现茫然的现象,对于自己怎么选择也没有大致方向。也许大家听过这么一句话:高考考得好,不如志愿报的好。小编整理出来了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往下看:
填报志愿没有“标准答案”
填报志愿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通过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大学专业等;院校以考生的志愿为其录取的重要依据,在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考生的志愿也是招生部门在录取中进行网上投档的基本依据。因此,填报志愿十分重要,考生要在充分考虑国家需要及个人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综合情况和高考分数,填报适切的院校。
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德智体美等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筹安排。
2.拉开梯度;通常考生在同一批次志愿中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的两个院校志愿的往年录取最低分之间应有一定的“梯度”,或者说保持一定的录取分数级差。
3.合理组合;在填报志愿时,与拉开梯度相配合,院校志愿的组合也很重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个人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招生院校中,填报自己最为理想的院校作为高端目标,填报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作为中端目标,再填报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作为实现升学目标的保证,合理、有序的组合自己的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