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是一个异常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其间隐藏了无数我们尚未可知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挖掘和解决。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更新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素质。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全面地发展,都具备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我通过教学实践,觉得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大胆尝试、探索,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显示,也在试一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在教学中进行的重要一个环节:小组讨论,给予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例如:教学“量的计量”时,学生先说出自己学过的计量单位:千米、米、吨、分米、秒、时……学生说什么,教师板书什么,学生说的没有一定顺序,这时,让学生分组把它整理出来,看哪一小组整理的最有特色,要求他们既分工又合作。然后分小组展示:有的小组是从小到大排列;有的小组是从大到小排列;有的不但有一定的顺序还标出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如:长度单位: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还有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一一进行排列,学生学习气氛高涨,使他们具有了自信心、成功感。再让他们以小组评一评,哪一小组最有特色,为什么?他们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还通过“讲思路、抢答、接力赛、夺红旗等富有激励性的练习活动,使其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钻研、思考、探索、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互相激励、敢于竞争的意识,养成平和善良的性格,唤起既讲竞争又善合作的意识,我还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教育。例如: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首先告诉学生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讲“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等,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鼓励质疑,激发兴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探索精神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问难,大胆尝试,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圆的面积》时,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后,提问:“你们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有疑问吗?”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来下面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其他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我随机说:“同学们试试看。”这一句把学生的积极性激了起来,他们通过剪、拼,把圆分别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你能不能通过你转化成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老师的话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又分别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再如:学《圆的认识》时,课程内容讲完了,问学生:“你们对圆的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说:“刚才我们都是用圆规画圆,能不能不用圆规画出一个圆?”我随机说:“是呀,试一试看能不能不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了,他们边说边比划:有两手夹住两个铅笔,用左手转纸画圆的;有用一根绳子,一手摁住绳子的一头,另一只手摁住另一头转动一圈,可以画成圆……我进一步说:“如果绕焦作市画一个圆,怎么画?”我让学生课下查资料、问家长来解决,两天后汇报结果:制造一把特别长的尺子进行丈量,然后再画;用飞机拍焦作市图,在图上画圆……根据汇报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小学数学如何搞好素质教育

管教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由于数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数学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如教师有意识地把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与不等、分解与组成等种种联系形象地提示出来或让学生去发现,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公式之间、几何图形之间、量与量之间、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等相互关系,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变中抓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训练,渗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 行素质教育的效率。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
 

教学既要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 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 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一、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是以需要为基础,兴趣的形成是在人的不断实践和活动当中形成的。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的时候,才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习产生一种肯定、积极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理论曾经提出过“三主”的观念: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环境,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等方式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它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必须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实质性区别。学生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品格等,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能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补偿智力因素的不足。比如学生智力一般,但是他勇敢克服困难,敢于探索,勤学苦练,学习效果往往很好并且持久,这就是“勤能补拙”的道理。

三、依据教材,培养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同其他学科重要区别在于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表现在知识系统严密,前后连贯性很强。后面概念往往是前面一些概念的发展,又是再后一个概念的基础。如加法是乘法的基础,乘法是除法的基础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顺着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依据教材的特性,从具体的感性入手,加强直观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然数的产生、小数的产生、计量的产生等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小学,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出色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可见当前我国大教学班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薄弱、机会有限。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些弊端,强调教育要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可以说,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活动就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为此,教师要爱学生、爱数学,这是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媒介;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
 

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