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养德

数学课堂中如何养德?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时注意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抓好小学数学课堂德育的渗透点,这样就能在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从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 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找准德育渗透点
 

(一)利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有着悠久的数学史,数学教材中也收入了很多生动的素材,教师要结合这些素材,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众多人物在数学方面创造出的杰出成就。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教师要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祖国事业,以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社会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外部动力因素,但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看,他们通常不会理解这些大道理。对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活动,联系数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如,学习“计算”时,教师可设计去商场、便利店买东西的情境,当发现学生在计算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时向学生讲清出错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损失;学习“时间单位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战争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对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对每一种人都有着它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萌发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按照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渗透方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赋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数据对比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这些例题和习题的德育功能,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处理,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能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
 

二是根据需要编题对比。即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消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数据,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或由教师提供数据,指导学生自编自解,在编题、解题中渗透德育。如,要进行国情教育,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两个条件:(1)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2)某省的面积约为19万平方千米。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编题,计算该省的面积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的几分之几?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寻找中学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结合教学内容延展渗透
 

数学课堂上,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延展德育,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对老师的德育达到欣然接受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统计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数学表现方式,图形与数的结合可以使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于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推崇备至,认为数字离开图形就无法直观表现,图形离开数字就难以细致表达。
 

然后老师可由此向外延展,向学生讲述华罗庚的生平,将华罗庚对于数学孜孜不倦追求的故事讲给学生,华罗庚是自学成才的数学家,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并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之后要回到祖国报效国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老师要呼吁学生学习华罗庚那种对知识无限的渴求欲望以及对一件事孜孜不倦的追求,集中精力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而且,华罗庚身上更需要被学习的是他的爱国情感,不管自己在国外有多么优越的环境,只要国家有需要,必能放下一切回到祖国,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通过科学家的真实事例向学生讲述爱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在教学中穿插名人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听讲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课堂知识与德育的紧密衔接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厌烦。
 

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一、渗透爱国教育,培养民族荣誉感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教学,以《我们赢了》为课题,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中华民族人民高声欢呼的画面。这又是一个进行德育渗入的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原始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身为中国人,多么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自豪!通过这样的情景,对于学生进行热爱自己的国家主义教育,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形态,关心实事,培养强烈的民族荣誉感。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二、渗透孝道教育,继承优良传统
 

古云:“乃天之精,地之义,德之本也。”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不懂得体谅父母,稍有不从,就大哭大闹迫使家长“遂意”,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发脾气,态度粗暴、生硬,在家里“称王称霸”。
 

三、渗透环保意识,美化美好家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自然环境原来越差,空气质量也日息减弱。为了让同学们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美化家园。
 

在教学《统计》时,我安排了让学生统计半小时内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一练习,教育学生发动家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保护空气质量尽一份微薄之力。又如在教学《废品回收》这一课时,抓住主题图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如果你是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到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备课,加以利用,就会成为极好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渗透学习习惯,强化数学思想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点的移动》,主要讲小数点的任何移动,会对数值产生相应变化的道理。如果从学科讲,也许并不困难,但学生获得可能只是数学的公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美并不只属于艺术,数学之中也处处有美。数学图形体现着数学的外在美,抽象符号、公式符号、推理论证,以及数学思维方式的严谨、和谐则是数学的内在美。数学之中既然有美,数学教学就应该发挥美育功能,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还有具体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似现象所构成的相似美,如杨辉三角就给人一种和谐、匀称、对称的美;
 

又如,数学的奇异美使这个规律化、程式化的世界里常常出现意外的、新颖的、带有独创性的成果,令人兴奋和激动。罗巴切夫斯基在几何学中的许多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极其荒诞的,然而正是他的大胆想象为几何学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直观化、形象化,既能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爱学数学,又能增加数学的通俗性,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
 

通过数学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新课标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从上古的结绳计数到中古的《九章算术》都是最早问世的数学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最早由魏晋时期的刘徽开始,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大大早于欧洲;近代的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他共发表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计算机研制。他身体力行,亲自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二十年之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史,课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德育教育落到了实处。
 

数学课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向上的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就讲过:“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自此陈景润就立下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以摘取明珠的理想。此类事例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成为祖国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课堂中如何养德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