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倾听传递着一种信任,一种宽容,一种激励,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要靠平时的坚持引导。教师要时常有意识地去提醒、去督促,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才能养成“倾听”的习惯。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听算法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每天坚持3分钟的口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口算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2.听辨法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则等编成判断题,由教师口述题意,全班学生用手势表示“对”与“错”。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巩固练习中,我让学生认真听,仔细判断,看谁的耳朵灵:“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图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是平形四边形。”通过这些判断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要激发学生愿意倾听的欲望
 

常言道: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他才会主动地去听,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如果学生不爱听课,从某种原因来讲,是因为教师的讲课不精彩,每堂课都是固定的模式,课堂气氛呆板、枯燥,学生也就听得昏昏欲睡了。而生动有趣的课堂,自然而然地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听入了迷。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在别的同学发言或教师讲课时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举手,最喜欢“说”,但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听”,怎样去评价,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人往往在干别的事情,玩橡皮的,玩铅笔的,有的甚至拿着书翻来覆去,无所事事。因此在开学初,我首先把自己从《故事会》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同样到一个公司去应聘的两个人,一个被录取了,另一个没有被录取,我问孩子们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被录取的人因为认真倾听,听懂了老板的要求,而另一个听了一半就去做了,结果与老板的要求背道而驰。孩子们明白了:倾听很重要,倾听是机会。只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一

用奖励和游戏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1.及时奖励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数学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可爱的印章印在她的书上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以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有趣的游戏提升学生倾听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了初步的倾听能力,但随意性很强,目的性较差,而且具有音符一样的跳跃性。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些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升温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教师或同学所说的答案中找出错误来。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
 

善于运用评价提高学生的倾听热情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发言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
 

“大家看,×××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 ×××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他有一双灵巧又神奇的耳朵!”“教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二

1、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做到“五心”并用:一要专心,听清发言人所说的;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三要细心,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结合他人发言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能虚心接受正确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作用。为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出色的教师无一不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发言时,老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发言对或错,流畅还是吞吐,决不在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课堂上,我常常和善地提醒学生:“听他把话说完好吗?也许他有他的道理呢。”强调之后,学生都能把别人的话听完,并思考同学的发言。即使发言中有错误,其他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时,我也会用手势或眼神提醒他们耐心等待,这样他们再发言时就多了几分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教师这种认真倾听的习惯,为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3、让学生当“小老师”,如教学“8、9的加减法”时,可以根据学过的“6、7加减法的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解,这样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因为他们努力得到老师认可,所以讲得详细,学生听得也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三

一、树立榜样,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1.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头脑中不想其他事;2.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3.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力争提出新颖的想法。4.对于别人好的说法、建议都要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以备以后研习。
 

三、强化训练,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因此,我们要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