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组织教学_学习
小学 数学如何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组织教学?有效地组织课堂,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因势利导组织教学, 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1.做好准备再上课。尽管课前也指导过孩子如何做课前准备,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课音乐响了,还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有的孩子甚至还没坐好。这时,不要急着上课,而是要耐心地示范课堂上需要准备的东西,等学生全部准备好,坐端正,再和学生行礼。特别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要让学生从假期的氛围中适应过来,养成学习习惯,良好的开端会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
2.用积极的话“诱惑”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孩子一听,马上也会坐坐好。这句话还能迁移成“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我发现孩子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孩子,百试百灵。而有时,孩子为了抢发言,都会发出“恩!恩!我!我”等声音,这时,我马上说:“我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学生马上坐好了;“我请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回答。”学生站起来,会回答得很响亮。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如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发生的热点问题,将其捕捉,进而创设与之贴近的生活情境,并于此融入一些新鲜实在、生动有趣、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发展他们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提高方法一
联系教学内容,用故事贯穿教学始终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用7、8、的口诀求商”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是六一儿童节”!“为什么啊?”我问。“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生答。我说,对,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非常高兴,他们都迫不及待的在布置他们的教室了。
这时师出示主题图中的彩旗,同学们马上兴奋起来,都在赞叹,哇,好美!师顺势引导,这么多彩旗,你能帮他们设计设计怎样布置吗?于是同学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原因分析他们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思想活跃。解决完问题后,我设计了相应的四组练习每组有七道题,我说:“小动物们打扮好了自己的教室后,他们还要准备打电话邀请小猴、小兔、小猫,小狗来参加,可是需要闯关后才能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于是我把练习分给了四个小组,要求第一个做了传给第二个当第七个做完后后边的同学就负责检查并把结果按照题目的顺序写出,这就是七位数的电话号码。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谁都想帮助小动物。当然整节课同学们都在思考、动脑、动手,所以教学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把新知渗透到故事之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互动问答,引起注意
课堂上发现学生精神涣散时,用上师生间的口令式对答,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尽快回到课堂上来。如,老师轻声喊:”小兔子们–“学生便会齐声回应:”哎–“。师喊:”一二三!” 生回应:”快坐好,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回答的同时,学生也会检查自己是否坐端正,眼睛是否看到老师了。师喊”小眼睛–“生答”认真看!”师喊”小耳朵–“生答”仔细听!”培养学生认真看和倾听的习惯。
师问”小火车,哪里开?”生答”小火车,这里开。”学生立刻坐直了,因为已经成为规定,哪一行做得最端正,老师就会请哪一行的学生发言。师喊”卡片,卡片快回家!”生答”我把卡片送回家”。于是,学生立刻开始行动,将学具收到书包里。学生到黑板前领读生字词,发出口令”我是小老师–“其他学生便会齐答”我来跟你读!”师生这种口令式问答,经过训练形成规矩后,远比强制执行的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很快地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教学提高方法二
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口号应答训练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而且集中精力干某件事情的时间也较短,课堂上老师如何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授课,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而争取更多的时间随时组织好课堂教学。我认为口号应答是组织低年级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上课一开始时可以边喊口号边做:师:“上课了”,生:“要做到,学习用具摆放好。”师:“123,谁坐好”, 生:“321,我坐好”。学生一边应答,一边跟老师做坐好的姿势。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的动作进行训练,告诉学生这些动作代表什么意思,学生看到老师做手的动作后迅速作出反应。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的年龄特点
上低年级的课我想是我们许多老师很头痛的一件事,由于年龄比较小,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课刚上了一会儿,不是他动,就是你动,压得这边,又冒出那边,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又是他们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想让低年级的学生们上好一节课,享受快乐的数学课堂,可真不容易。
从事教学多年,我认为低年级学生有这样的特点: 1.自制能力差:有时会发生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语言;2.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情绪不稳、焦虑、恐惧不安、东张西望……3.上课或课中喜欢打小报告;4.难跟老师配合等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是教学的一大原则,因此,在课堂组织中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于是我开始去了解我班上每位学生的特点、长处和不足。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我把我班的学生首先分为好动型和安静型、从座位上就实行动静搭配,使他们在上课时不讲小话;然后再把活跃型与腼腆型分在前后桌,使他们在讨论交流时有引领者,以点带面使小组真正交流起来;最后把全面型的安排在各个组,成为本组的小组长,组织并管理好本组的成员。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是组织好教学的前提。
数学教学提高方法三
关注需求,因势利导
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思维需求,因势利导,把握思维发展的脉络。对反响过低的数学内容,这样的课最好别急着上,应在备课上下工夫。举个例子,我在上二年级“认识厘米”这堂课时,其中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多少整厘米。学生在用尺子测量时,一般是要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的。为了打破这个定势,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我拿出一把烧掉一头的尺子,问学生“这把尺子还能量吗?”小学生多数会说不能量了,但总有个别同学回答:“还能量,因为尺子还没有烧光。”或者有表达能力特别好的说:“老师您看,虽然那头烧坏了,可另一头没烧着,刻度线还在,有起点就可以量。”不同的量法通过操作印证使学生得到很好的思考方式和启发。在这个创新活动中,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情景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让我领略到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变通思维的能力。
返璞归真,润物无声
数学讲求抽象思维、逻辑分析和表达严谨,有形的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知识必须与无形的思想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体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只有通过充分展现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并同时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结论,才能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还原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产生、应用和发展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失时机地进行提问与讨论、启发。通过对教材进行“返璞归真”式的还原加工,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背后,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特征和应用条件,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鲜活的、可迁移的知识,牢牢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
学以致用,不断升华
众所周知,对于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学习效果来自主动参与,亲自发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更是如此。在低年级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训练反复强化、及时总结,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整体思路上去把握,逐步形成自觉归纳解题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不断得到增强,进而深化为数学思想,达到会一题而通一类的良好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升华。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如何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