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创设情境方法。
 

创设的情境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需求
 

在创设情境时,除了从兴趣上满足孩子的需求,更要从“认知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提升”上促进他们的发展,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学生本能的需求与学生发展的需求是不同的,学生的发展如果在家长、教师的正确、有效的引导下,比自然成长要快的多。这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所以创设的情境不仅仅只是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要注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把教育自然地、恰当地引入学科学习中。如:华应龙老师教学《圆的认识》,创设了一个寻宝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宝物的位置,只要是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都可以,这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为什么是一个圆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圆的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圆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或技能。“情境”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游戏而游戏,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应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情境是对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要有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

 

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如《方程与等式》这一内容,由于对天平熟悉,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我由此引入课题,并抓住契机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跟小组的同学说说看。”在此,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去观察、发现;带着疑问,自己去体验、探究、交流。我适时引导、帮助,使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又如:教“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我通过演示创设如下情境,在一片草地上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羊在咩咩地吃草。学生感到很新奇,兴趣一下子就给调动起来。我乘机引导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纷纷提出问题:羊最多能走多远?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等等。学生从观察到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现实数学问题,激发了积极思考的动机,唤醒了创新意识,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进而喜欢数学,激发他们积极探索,从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数学创设情境方法一

创设质疑情境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时,我课前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先任取其中一张,出示这张三角形纸片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别的东西遮住,然后问学生能否判断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出示含钝角的那一部分,那能否判断呢?出示含直角的那一部分呢?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角,有的能判断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能判断呢?这一疑问使学生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智力也到了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到“会学”。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我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数学创设情境方法二

1.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熟悉和理解的
 

小学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完全无能为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正是丰富儿童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2.情境应蕴含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当我们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和理解的情境,是否就意味着这是一个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情境呢?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有时我只注意了情境创设的趣味性、直观性,往往忽视了蕴含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何使情境创设蕴含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那就是让这个情境中总有一些数量或关系是不能直观感知的,需要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活动去发现。

 

3.情境能激发学生真正地思考
 

一个蕴含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情境,是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境呢?我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蕴含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预设了这样一种矛盾:这个矛盾,突出了学生原有认知方式的不足和新认知方式的作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学生实现对原有认知方式的不断反思和超越。当然,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到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然而,我们在充分认识“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所有课的导入及教学中都必须有一个“情境的创设”。
 

4.避免情境缺乏数学味。
 

要认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重现。过多的无关活动不仅不利于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情境创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创设情境方法三

在情境中探究知识
 

(1)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寻找规律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通过操作思考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再让学生用面积单位量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装饰板的面积,列表统计,观察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思考中实现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交流情境中讨论学习。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教师让学生判断“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16”的正误,学生意见产生分歧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际交流,使学生知道可以从周长和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这三方面去比较区别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感受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
 

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一课,离开生活来教学“位置”在小学阶段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创设班长介绍新同学的座位引入新课,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最后通过地图、象棋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拓展与延伸。自始至终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