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兴趣_学习
如何提高 小学 数学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兴趣?“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朴新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
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在不断学习。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帮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从作业入手
首先是作业评比法。比如把学生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级,然后要学生在同等级的同学之间作业评比。每次作业的时候交得及时、写得整齐、做得对的,教师应及时表扬,并有一定的鼓励,或奖励作业本,或奖励铅笔。目的是鼓励学生下次作业完成得更好。而作业不及时交的,或太潦草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该提醒他们:这次作业你们完成得不太好,可不要有下次哦。本来老师要奖励你们作业本的,老师先帮你们保存着,要是下次写得好,有进步,老师再奖励给你们。也许教师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差生跟差生比,相对来说作业会有点困难。不过每次这些学生的作业,只要他们及时完成,并有一定的成绩。教师不妨也奖励他们作业本,这样对他们的成绩也许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其次是作业评语法。平时我们都知道,评语一般是语文老师针对学生日记或作文的内容加以评定的语言。而数学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就及少有评语,因此,我们数学老师也不妨给学生作业做些简单的评语。比如“你这次作业写得很棒,老师很满意,以后继续发扬哦!”“你真棒,每道题都做对了,老师好高兴,继续努力哦!”“你有进步了,好好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简单的一两句话,可对学生来说可是很大的鼓励。因此数学评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学生平时的作业给一定的鼓励,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兴趣的方法一
从课堂入手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抓好课堂质量,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不但要备好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订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课堂里精讲、精练,并且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离不开活动,单凭老师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孩子如此聪明,谁还会整整四十分钟听你喋喋不休的讲述?就连我们成年人都做不到,何况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小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就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而且是创设那些小学生在生活中都有所经历的情境,才能真正的打动他们,吸引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去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请同学,或邀请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前面的任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有的发现利率下调了;有的发现利息多少与存钱时间长短有关……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兴趣的方法二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自编数学小报。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的文章。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
数学故事会。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数学童话故事、数学家的故事不是件难事。再把收集来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也锻炼了口才,不失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同时,也可采用自编数学故事和续编数学故事。教师提供一些材料或一幅图画,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编出一段小故事。不管是自编、续编还是新编,均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这无疑能解放孩子的大脑、嘴巴,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我让学生做一个竞赛游戏,看谁能先抢到51,规则是这样的:每人每次只能数1——2个数,看谁能最后数到51,抢到51的人为胜者。我先请一个学生与老师比赛,为了公平,进行三局两胜制,看谁能先抢到51,我让学生选是先数还是后数。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局的时候,就有学生在下面说了,要先抢到48,抢到48就可以获胜,但怎样才能先抢到48呢?这时学生们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对学习数学就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兴趣的方法三
创设应用情景,引导学生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运用于生活,为我们服务。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要有目的的布置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如在教学了《元、角、分》以后,让学生在周末时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买一些小商品,熟悉元、角、分,会利用多种方法付款。
高年级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以后,让学生在家里实际测量家具、房屋等物体的面积或体积,尤其是装修房屋时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认知冲出,激发求知欲。
认知冲突往往会使人处于一种内部失调状态,而这种内部失调是促使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陷入矛盾、冲突的认知情境中,求知欲便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此时是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所以新课导入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疑点创设思维情境。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得到的启示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但受平行四边形先剪后移再拼的影响,学生一开始可能用这种方法,发现很难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如何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解决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兴趣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