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年级进校园开始,不管是一二年级,还是四五年级,课程会越来越难,作业也会越来越多,书本也随着增加,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呢?

  帮助孩子品格的培养

  读书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阅读,孩子能够与先贤们博古烁今,能够与文人骚客们煮酒论歌,能够从无数正反面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增长见识,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

  开拓视野,扩大心胸

  读书能帮孩子开拓视野,不再局限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孩子也会练就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

  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对于描述不同事物,不同心情的词语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写作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里有很多书,可是孩子就是不爱看?每天只读几页书,孩子根本什么都没看进去?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

  阅读需要坚持

  阅读是跟其他知识的掌握不同,必须长期积累才能见成效。不是说让孩子读十本书或二十本书就能合格了,毕业了。阅读无止境,而且也不可能短期内有明显的效果。希望孩子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的,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从兴趣出发

  孩子从阅读中首先收获的是快乐,然后才是收获知识。请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读书,就要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可是有的书对孩子来说也许太难懂、太枯燥,篇幅又长,一开始很难提起阅读的兴趣。不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作业、是一种负累,而是让他们自由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阅读。

  和孩子共同阅读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和吃饭、玩游戏等顺理成章的寻常简单的事情。让家里经常能看到书,接触到书,家长经常捧读,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也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