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_学习
如何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如何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小组的重要价值,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兴趣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数学兴趣小组的创建和运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技巧。
1.小组活动必须切实符合教学要求。从“一切活动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每个方面”的目的出发,进行小组活动,所讨论的问题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科学安排程序,使活动名副其实。
2.小组活动必须是民主的。小组活动不仅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真正的民主,更要在生生之间实现民主,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实现学习者畅所欲言,激烈讨论和辩论的境界,实现民主课堂,多向交流。
3.小组活动必须保持各小组之间的相对平衡。第一各个活动小组之间的势力保持平衡。如成绩,学生的意愿,兴趣爱好,男女比例,背景,学习基础,个性心理等特征进行合理搭配,激发学生竞争的愿望。第二各个学生在活动小组中的角色,地位应保持平衡。教师可以采用轮换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参与方式。第三各个学生发言,表述的机会应保持平衡。教师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言,辩论的机会。
4.小组活动的内容应该有质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去感悟和理解,要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上逐步深化,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
兴趣小组开展一
首先,设计活动内容。教师根据活动的目标,重难点,设计活动内容,操作方法,分组情况等。
其次,让学生个体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获得小组活动的内容后,就需要针对问题进行实践操作或观察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小组成员间通过自我表述,相互倾听,交流,辩论,逐步取得共识,获得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实践或观察思考,而不能依赖于小组中能力突出成绩好的学生,决不能出现代为操作,代为观察,代为思考,代为交流,人云也云随声附和的情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再次,各小组表叙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在各小组组内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将所在小组的观点或结论表述出来,实现结论共享并进行组间辩论,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讨论,促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最后,教师对操作与观察,交流与讨论的结果进行评论和总结。在小组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与观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意见,观点与结论进行及时的总结,取得最终的结论。
兴趣小组开展二
1.选好组长
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历次测试成绩,我把班级内出色生和“学困生”按比例结合到一起,组成班级数学兴趣小组。并选派一名出色生做小组长,选派一名后进生当副组长。看似简单的选派,但却牵扯到“组长”的各方面情况。比如和班级同学的关系,即人缘;再比如语言交际能力,即能不能达到作为“组长”的人选标准。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充分权衡才能定夺下来。
2.定好目标
组长选好之后,就要考虑各小组如何运作的事情了。一个小组内除了数学尖子,还有数学“学困生”,为了让“学困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把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和这些学生交流谈心,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定目标。然后,把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再相互交流,确定彼此的学习目标,再确定自己小组的学习目标,每个月一次,一般是在每月测试之后来进行。定目表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困生”充分的鼓励和信任,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增添信心,让他们通过小组内的学习和活动,能力得到肯定,积极性得到激发。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3.做好评价
做好数学兴趣小组的评价非常重要。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更要重视团体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小组内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力图通过评价促进兴趣小组学习的发展,促进个体学生在小组内得到不断发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对每一个兴趣小组每一堂课都有提问,利用每一次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每一次考试结束后,我都会以小组为单位,把考试成绩和课堂提问的表现结合起来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让班级的兴趣小组成员都为自己的“集体”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好家长的力量,具体实践中,我利用多种机会,把一部分学生家长请到课堂,让他们观摩课堂教学时自己孩子的表现。有家长来到课堂,我都会对他们的孩子予以特别“照顾”――多提问他们的孩子,让家长看看自己孩子的课堂反映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心中有数。通过家长的“实地观察”,让家长意识到,只有和孩子一道有针对性的解决数学上问题,才能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增强孩子的数学能力。
兴趣小组开展三
1. 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给各个数学兴趣小组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数学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 同时,激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
3. 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 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4. 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各兴趣小组的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兴趣小组的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兴趣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 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