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_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培养数学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习动机:先让学生记住一个数(如281),然后让学生用这个数乘以自己的年龄,最后把得数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回答这位同学的年龄是多少岁(例如281×13=3653,你的年龄是13岁;281×12=3372,你的年龄是12岁等等),通过这样的回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生都认为老师能神机妙算,接着把道理讲给学生,并告诉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多表面看很难,其实并不难的题,只要掌握方法,专心去做,寻找规律就一定能把数学学好。
利用口诀教学,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在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中加上调味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1,对于同类项的判定,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可概括为“两个相同,两个无关,”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与其系数无关,与字母的顺序无关,正如:3a2bc2与-12c2a2b是同类项。例如2,在数轴的学习中,用“有原点有方向,刻度不可少”,可使学生在数轴三要素口诀的计诵中正确把握数轴的特点画出数轴,提高认识数轴的兴趣,建立基础等等,有关学习数学的口诀很多,大量准确的运用口诀进行教学,会帮助学生真正的变难学数学为轻松易学。
通过数学史和数学家的光辉事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我国古代、近代数学家的光辉历史。例如:在学生在遇到挫折和考试不及格时,讲一讲我国近代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在建国初期,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冲破层层封锁,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光辉业绩等等。通过一些感人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的精神。
数学兴趣培养一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联系实际,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使数学回到熟悉的生活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从新课的导入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精彩的新课导入,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起到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精心安排新课的导入。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太阳和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这样自然而然引入新课,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激发参与交流,培养兴趣
数学应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我在教学中适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教具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好动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平分线时,我让学生动手折出角的平分线,接下来,我用提问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亲身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参与交流,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操作兴趣。
数学兴趣培养二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取乐
在教学中进行合作式学习,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及方法,同时应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合作学习对他们自身的重要意义。在分组上老师本着资源结合的原则进行,提倡人人都是小组的“重要人物”,在进行一些小任务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而遇到大的教学任务时,就应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出现合作式学习小组。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交流的机会就多一些,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不落后于其他的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如: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时,我就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现状,结合学生自愿,把学生六人分成一组进行练习、指导,并且每一组都安排有小组长,要求每一组同学进行分工协作,有练习,有指导。在这种氛围中,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团结协作进行练习,讨论,达标。实践证明了,这样做不仅使每个同学都动了起来,,实现了人人参与,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当他们顺利地完成要求的练习后,显得很激动,很兴奋,有一种成功感。
数学的经典故事引人入胜,叫人称奇;数学家的奇思妙想,和数学不懈追求的精神令人赞叹,叫人羡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他们对学生灵感的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锲而不舍的追求会起到不断激励的作用。如在进行华杯赛辅导中遇到了“指数”的教学。我向学生讲述了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印度北部的贝拿勒斯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印度教的主神梵大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的穿好了有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梵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那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大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这个传说一下子吸引着所有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指数的奥秘。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从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动多少次?那么,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片移到另一根针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片增加一倍。这样,移动第1片只需1次,第2片只需2次,第3片需4次,第64片需2的63次方次。全部次数为:18446744073709551615次!假如每秒钟移动一次,共需要多长时间呢?一年大约有31556926秒,计算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因地制宜的把数学的经典故事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一定会使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增加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攀登数学高峰。
数学兴趣培养三
悬念引入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讲等比数列这节新课前,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阿尔要求他父亲每星期给他一美元的零用钱,可是父亲对这种超过50美分的要求予以拒绝。他们争论了一会儿后,阿尔说:“我出个主意,爸爸。我们是不是这样办:今天是4月份的第一天,你给我1美分,明天你给我2美分,后天给我4美分。总之,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给我的两倍。”“给多长时间?”爸爸警惕地问道。“只是4月份一个月,”阿尔说,“以后我一辈子再也不向你要钱了。”“好吧,”爸爸立即答应,“就这样说定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阿尔到底得了多少零用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的方法。这种紧扣教材且生动有趣的导言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引入了育人的知识境界,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科学导入新课,诱发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无论撰写文章,或是布局谋篇,均需在开头上精心谋划,谋划好了,一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平时生活中,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认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大多都在脑海里亟须探求新鲜事物的答案,这都源于孩子们的兴趣所致。
对于一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来说,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自觉抛开呆板地单纯讲授枯燥例题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要钻研教材,课前准备、所要讲授的内容、新知识在课堂上的科学导入,都要紧紧围绕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做文章。千方百计努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和具体实践中,得出正确的数学答案。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