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对面交流,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和孩子好好说话,平等交流,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并不是一件物品,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因此,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杜绝语言暴力。

  网络上有这么一段话:18岁不会说情话,你可能错过心爱的女孩;22岁不会说话,无法表达自己,找工作受阻;27岁不会和上下级语言沟通,无法立足于职场……浅显易懂的话深入人心,语言是带情绪的,你讲的每一句话,可能温暖别人,也可能会伤到别人。

  所以不要将最尖锐的一面指向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孩子。小孩是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相信父母所说的一切,继而转变自己的观念。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传递利于孩子成长的正能量

  孩子刚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慢慢长大接收外面的知识;但孩子毕竟还小,很多事情不明白,难免会犯错误,而父母的耐性容易在日复一日的教育中磨平,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爆发,这个时候家长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发生吼叫行为甚至语言攻击。孩子长时间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今后遇到问题也会复制家长的方式去释放情绪,这个结果就很严重了。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很多事已然很艰难,不应该再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孩子觉得痛苦。用温柔的力量代替火冒三丈的力量,你会发现愤怒不堪一击,温润的态度、和善的语气是最强大的武器。当孩子弄坏了心爱的玩具,家长大声训斥:“你太调皮了?好好的玩具被你玩坏了,以后你不会再有新玩具了!”不如试试说:“玩具受伤了,它一定很疼,我们以后要好好爱惜它,不然坏了不能玩了,多遗憾啊。”

  好好说话,是帮助孩子尽早独立的捷径

  孩子虽然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认同和尊重;家长不要把自己放在高处的位置上,理直气壮地对孩子大呼小叫。如果你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再有笃定的自信。

  和孩子沟通是门学问,要家长们用心去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用朋友身份代替父母角色去对待,才能真正融入他们的世界。当孩子在公众场合乱跑、大嚷大叫的时候,家长大声管教他只会让他反感、反抗。不如试试说:“公众场合不能大嚷大叫,不如我们小点声说话,看看多小的声音能让别人听不到,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小秘密,别让人家偷听走啦!

  好好说话,让孩子拥有沟通的欲望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想让家长知道,他们正经历着一些令自己焦虑的困难,因为我们是他们的父母,他们需要我们的建议。家长习惯用领导风范及命令的口吻去跟孩子接触,站在绝对权威的角度拒绝与孩子协商。自然而然的孩子主动放弃了与家长沟通,任由恶劣的行为循环下去,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便不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