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趣味课堂教学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
 

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上台讲题不失为一种凸显学习主体的好教法。
 

例如,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同学们积极响应。一位中等生手拿着自制的正方体,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然后引导学生向其提问,他都能清楚地一一作答。对于那些没有机会上台的学生,可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讲解,以此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风采得以展现。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课堂评价来提高积极性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所谓积极的课堂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评价的积极的,也就是应对学生持肯定态度。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相当高。很多教师通常是视而不见,然而教师这样的态度对学生积极性是具有打击性的。而采用肯定的、赞赏的态度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教学气氛是活跃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堂课的趣味性也是很强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课堂不仅仅是属于教师的,还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或者说,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
 

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结合起立,一堂教学课才是完整的课。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的给学生发言或者解题的机会,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哪怕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评价的方式,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从而打击他们回答问题及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面对一个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如果教师采取的是严厉批评的态度,那么下次提问时,不仅这个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前车之鉴”而选择沉默。这样的课堂,趣味性又从何说起呢?因此,教师应采用积极的课堂评价方式,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多加赞赏;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加以纠正的同时多加鼓励这样的话,不仅这个学生,其他学生也会受到鼓舞,从而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加以思考,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气氛活跃的课堂,其课堂趣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

调动热情,实践理解
 

教学课堂不能单纯地只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要求教与学的主体展开良好的互动。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小游戏或者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和理解。
 

同样,拿“可能性”这一课为例。在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概念以后,接着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摸球”,让学生们自己去检验是不是两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一个组长来记录游戏结果。最后,公布学生们摸球的结果,可以很明显地让学生认识到,两种颜色的球被摸中的机会是一样的,有些同学摸到了红球,有些摸到了黄球。紧接着,老师将口袋里的一只黄球换成一只红球,这样口袋里就有两只红球。这时,学生们再去摸,不论是谁每一次都摸出的是红球。再经过了两次摸球游戏之后,老师适时的提出新的问题“比较下两次摸球游戏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呢?”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最后,提出“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学生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带着浓厚的学习情趣自主探索,相比较老师索然无味的填鸭式概念灌输,收到的效果要好很多。
 

模式多变,艺术教学
 

数学课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为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老师要力求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阐述,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对于新的内容,老师可能只需要轻轻点拨一下,一些同学就可以很快理解并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学课堂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小故事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构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可能性”这一课的讲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可能性”这一概念,设计了“摸球”和“摸牌”游戏。采用PPT方式呈现,让学生先直观了解游戏的则和游戏所要反映的结果,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再进一步去体会。多媒体可以自由灵活地模拟各种场景,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把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学生在边看动画的同时边思考,与课堂活动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