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数学教学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数学教学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方法。
 

1.正确理解新课程下的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注意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总体上说,体现三个”新”: ①理念新。新教材注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教材中获得合法地位,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新教材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②内容新。内容新首先表现在综合化,这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突破。根据课程计划,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新教材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弱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
 

③体系新。新教材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新教材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的做法,强调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2.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是一个载体,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还要用教材做”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
 

同时,以教材为中心,适应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教材,在这里只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和挖掘,应把新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用出个性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简单地”教教材”。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拓展教材的空间,让学习更具有探究性
 

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是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教材通过对话呈现了三种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操作方法“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剪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而对“具体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及其他转化方法”,教材并没有提示,这样,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
 

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先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观察并找出转化后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再次设疑:“如果只有一个梯形,你们有什么方法推导它的公式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由于学生刚刚用“剪拼法”研究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知识的迁移,有些学生很快找出了不同的转化方法。有的学生用一个等腰梯形沿对角线剪开翻转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用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长方形,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以上操作,学生不但亲自经历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其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圆满地完成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调整教材的编排,使教学更有效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教材的内容结构虽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编排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时,教师有时不必严格按照教材所编排的次序逐章逐节地进行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优化组合。如:人教版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编排共配置了8个例题,例1、例2、例3是“一位小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例4、例5是“两位小数的认识”,例6是“认识小数的数位表”,例7、例8是“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若教师严格按教材编排次序进行教学,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尤其是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这知识点掌握得很不顺,究其原因,是教材中把“认识小数数位表”编排在例6,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以致于教师前5个例子的教学都事倍功半了。在教学小数这单元时,我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用实际例子引出小数后,再出示例6,学习小数数位表,让学生辨清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通过“小数数位表”再来学习例1、例2、例3、例4、例5,认识一位、两位小数。这样把例6放在例1的位置上来教,把小数数位表作为一根线,将8个例题连接起来,教师教得如意,学生学得也轻松。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吃透”教材
 

课堂教学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深度、广度,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好教材。俗话说:“一节好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做载体,我们很难谈教学的。所以,钻研教材时要把数学知识作重点分析。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表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强,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只有通过钻研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教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识传授,需要哪些旧知识铺垫,都要有大概地了解。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2)领会编写意图,精心设计。对待数学课本,首先要尊重教材。因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性思考,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地理解。在深入领会编写意图以后,就要精心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既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合理地开发重组教材。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因此,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例如,教学二年级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班要举行一场乒乓球比赛,比赛之前要做很多准备,首先是服装,出示两种颜色的衣服、两种颜色的裤子,可以怎么样搭配;接着是为运动员编号码,编号要求:请用1、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看谁编的号码最多而且不重复;第三是运动员进场,互相握手,3名运动员要握几次手;第四是设计奖杯,用黄、红、蓝这三种颜色分别涂在奖杯的支架和底座上,看谁设计的方法最多。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