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数学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数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今天,朴新小编就以此来跟大家说说数学方法。
 

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达到的标志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意图是否实现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情况,而比较重视的是知识,对能力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不够。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差距?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这种差距的?如何进行补救与强化?
 

2、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和“合作”情况如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的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如何
 

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 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程度是很高的。可以说,在每一个行业,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用到数学。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时进行必要的现实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上来,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认为这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这样他们才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如,某位教师在教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数据在我们身边》一章时,就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了好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对同年级所有男女同学的身高进行了一个普查,并让学生自主做出统计图表总结结论。虽然整个普查过程比较费时,但是当学生们将图表做出来并在班级报告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对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印象极为深刻,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发展为对整个统计学的强烈兴趣。
 

再如,某位教师在上《二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时,她并不是直接教授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先抛给学生一个“分钢笔”的问题。她告诉学生,办公室的几位老师一起买了一袋钢笔,钢笔总数是多少不知道,但是如果每个老师分3支笔,那就多出2支;如果每个老师分4支,又还差3支。然后要求学生帮助老师算出一共有多少支钢笔,又有多少个老师。由于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所以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热情都很高涨,但是他们事先都没有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所以一个个无不是困难重重。因此,这个老师就十分自然地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通过列举二元一次方程解决了“分钢笔”的问题。而在这位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都听得很认真。
 

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疑激趣
 

为了把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了主体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建立起了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即合作互助式。具体操作方法是以6-8人为一组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同学面对面站着以方便讨论。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认真预习。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将统一编印的导学案内容呈现给学生,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才按照编定的次序进行全体性大讨论,每个小组依次派出代表走上讲台像老师那样阐述本组对问题的理解,阐述完毕后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或发表不同的意见。老师进行点评或拓展。
 

在互助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动,使学生在教师的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利其探索、讨论、研究,能容忍学生的失误,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问题,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组讨论时,教师将问题呈现给学生,巧妙地点起争论的“火星”后就不妨退居幕后,“隔岸观火”任其“熊熊燃烧”,火烧得越旺问题就变得越明朗。通过辩论,学生各抒己见,为了自圆其说,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已有知识,并时有珍贵的思想火花闪现。

开展课前三分种演讲,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演讲锻炼机会少,然而求知欲强烈,并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由浅入深地进行了三轮练习。第一轮讲成语,内容简单,只要求把成语解释清楚,能使别人听懂就可以,以培养其胆量。按学生的学号顺序进行,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成语内容由自己提前准备。不仅使学生得以锻炼,而且积累了成语,丰富了文学底蕴。第一轮的成功给第二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积累了经验,鼓足了信心。第二轮是配合新教材的选修课进行的,内容是说《论语》,要求每人讲解一则论语,这次不仅要求把句子翻译清楚,而且要求把每则论语的思想内容加以点评。学生们提前查资料,翻字典,作充分的准备,讲给同学们听。
 

在第二轮演讲中学生们就显得比较老练、镇定、有声有色,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接受了伟大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洗礼。第三轮是专题演讲,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演讲主题,内容是“我最喜爱的职业”“我最喜爱的名言”和“我的人生信条”等,重点要求学生思路清晰,论据全面,理由充分。这次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分钟演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锻炼。事实证明,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思维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受学生欢迎。
 

数学兴趣培养

一、明确学习目标,促进数学兴趣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指一个人对学习有兴趣、有毅力,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迫使下学习的一种动机,即“我要学习”。初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很重要。只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其乐学心理,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教师应以具体明确、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切、适度、重难点恰当的内容,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统一的方式激趣、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例如:在学习负数时,请学生说说自己常见的数字, 学生发言热烈, 列举了家里的手机号码、报警电话、身高、体重、丰都冬天的气温等,学生自己引入了负数,一节枯燥的数字课就使学生积极参与,笑声不断,收获很多。激发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动力。
 

二、紧抓学生求知心理。保住学习兴趣
 

学好数学的最好教师就是兴趣。学习兴趣的大小决定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所不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喜好变化, 抓住那些对课堂教学有用的资源,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唤醒自信,引发兴趣。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 确保在不同班级或年级教学时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教态。在七年级课堂教学中,我曾使用色彩鲜艳, 造型可爱的卡通图或者活泼生动的多媒体短片, 营造具有冲击力的听觉和视觉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说起来、学起来。
 

三、方法要新颖,使学生的兴趣能持续
 

方法求新,是指要结合学生生活、好奇心理、认知规律,创设实用型、阶梯型、争论型等问题情景。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回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提供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素材,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我探究能力。例如:我在讲指数时以“国王下象棋”游戏为例,棋盘空格和小麦颗粒的数学关系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撰写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