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数学计算能力_学习
怎样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怎样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有着良好的计算习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鼓励,训练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口算是笔算、估算、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只有口算能力增强了,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进行口算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口算。二是在每天上课前安排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形式要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可采用听算、抢算等训练,训练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三是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176×85等进位乘法时,应练习5×7+3、5×8+4等口算,使学生在计算中能正确地进位。四是对一些常用的数据,在理解的基础上应记熟、记牢,这样不但可以达到计算正确、快速,而且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25×4=100,125×4=500,25×8=200,125×8=1000。五是举行一些小竞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不甘落后,争先争优的优良品质,坚持不懈,水到渠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标下的计算能力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决问题的机会,当计算遇到阻碍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讨、交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不能只看形式,而是看实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算法,引导学生去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及时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寻找出简单、容易、快速的方法,引导学习进行比较、交流,去感受、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取舍和评价。
比如,简便计算25×24时,让学生讨论、交流算法,最后得出的算法有:(1)25×24=25×(20+4)=25×20+25×4=500+100=600;(2)25×24=25×4×6=100×6=600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选出自己认为最简便的算法。这样,让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收获。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创设“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这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途径。
合作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学习主流,哪一个国民和民族具有了合作与创新精神,就能在信息时代抢占先机,开拓新技术,否则只能跟在大家后面跑。当今数学教育倡导导入、探索、巩固、运用这四个进程。如何创造性地用好这一过程,就需要我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运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创设一个“自主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竞争。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在导人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第一次教学反馈,在不同程度的好、中、后进三类学生中抽样检查预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找出存在问题,这样在新授课时,教师就可以随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第二,在进入学习探索过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层次地出示讨论题,引导学生联想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掌握新知识。善于设问点拨,教学方式多样化,以让学学生在实践中多渠道地去寻找、去探索、去体会、去分析、去思考,然后经过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在巩固加深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强调信息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做到及时反馈。因此成功的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有效手段,这是教学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在于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有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统一。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
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步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安排课堂结构时,是基于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当然要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层次,还有赖于教师的讲授能力。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愤悱”心理状态,或在问题中融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抓住契机,让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的岔道口指路,使学生能动地发展。数学的核心是思考,而有价值的思考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余地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教学时要遵循教材的意图,创设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了一些自我亲身探究后主动获取知识。
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初中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己去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在实践操作中得到亲身体验。
精心设计练习,诱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而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反馈的手段,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尽心设计课堂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满足其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条件,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
数学兴趣教学
一、畅谈意义,唤起兴趣
在每一章、节或某一堂的起始课时首先向学生充分阐述所学知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热切期望.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特别是数学公式、法则、定理或比较繁难的题目的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句、赞叹的口吻揭示其构思之巧、逻辑之美,激励他们一步一步推演,并说明这些锻炼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强化兴趣
为尽快将学生带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应注意一堂课开始的设计.如,“求等比数列前几项和”这一节课首先给学生讲印度太子西拉谟奖励军棋发明家的故事.发明家受奖的办法是在棋盘的格子里放米粒,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就是每一个格都比前一个格多放一倍的米,直到放满棋盘的64个格子为止.试想这个数目有多大?答案是这些米均匀铺在地球表面可达9毫米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很快把学习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此外,在课中利用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完“三垂线定理”后,为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出一例题“一科研考察者,带有测角器和皮尺,行至一处,见路旁有条河,彼岸有电塔AB, 高15米,他欲测塔顶与道路的距离.你能为他设计测量方案吗?”接着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深入探索,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高潮,大家纷纷发表自己意见,直至确定出一种最佳方案,研究才告结束.
三、进行激励,保持兴趣
借助于数学题型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展开翅膀自由飞翔,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训练中使其问题得到暴露,使其问题得到解决,使其兴趣得到培养.特别是习题课的设计,教师要对问题有针对性地分解,认真组材,鼓励学生登上讲台,让学生讲出信心,体会到乐趣,使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怎样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