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_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疑惑和挑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提高实效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协调活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其中的某个角色,或体验实践探索的过程,或体验某种情感价值观,……。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主动参与。因此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观察、操作、分析、整理等活动,不断发现、质疑、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中,可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的精彩有趣。课前教师在操场上画好地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9的顺序(或其他顺序,具体由教师临时决定)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回。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活动中,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度高,通过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储蓄知识,增强了纳税意识,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会方法,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是为不教”。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单纯的知识目标和呆板的解题方法,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环境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丈量土地,计算面积》。在本节课中,首先要求各小组根据土地形状研究出合理的丈量方法,再测出相关数据,计算实际面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实际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怎样测量合理,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去交流、去探究、去寻优去劣;同时测量时小组人员需要合理分工:谁测量、谁记录、谁指挥、等等,这些单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师在实践中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去合作交流、如何去探究总结、如何去操作实践等等,这样经过教师的有意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可得到良好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没有公共的标准,但最关键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从这几点也可以看出,学习的主体绝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同时也会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要把握好操练的“度”。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要有所影响。 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的“发展”。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需要。在教学时,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如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报纸探究乘方的知识:开始展示很大的报纸时许多同学都说能对折几十甚至上百次,可是在动手实践后却发现折叠到七次的时候已经非常困难,许多同学都是大惑不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终于发现:报纸厚度随着对折次数的增加以等比级数增加,而其面积则相应地以同样比例减少。加上纸本身的拉力,把报纸对折第九次无疑比一次将512张报纸对折更要困难!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进行尝试练习,满足好奇心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是很强的。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其求知欲望。例如在讲第九册《分数化成小数》时,先让学生用除法把4/3、7/25、1/3、7/22化成小数,然后教师指出问题: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们能不能进行除法计算,从中找出规律来呢?由于学生通过练习,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兴趣就大增。教师可就势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化成小数的几道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极具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态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还是在进行新课或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老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或提出“这样连加多麻烦啊,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教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的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可采取看谁解得快、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师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人数学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数学课堂上我向学生开放了计算工具,在不能口算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将学生从烦琐的笔算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讨论、去交流、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更浓了。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具有一定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学生用于计算的时间,让学生腾出时间来学习更为精彩、有趣、生动、有用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