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如何写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类编制单元标准测试题,再于该单元学完之后,进行单元测试,以检验各层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的技巧.
 

1 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为单元教学定方向。方向能否定得正确,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使所定目标切实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测性。一旦所定目标具有上述“三性”,就能真正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判断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参照系。这样目标备课,教学就会因方向明确而少走弯路。
 

2 抓关键、教给学生方法
 

首先弄清该单元所涉及的知识在新与旧、难与易,相互制约方面有哪些联系,找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其次在认真研究这一关键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拿出3~5分钟做好对旧知识的复习。一旦确认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前提,就要把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放到中心位置,采用适合儿童智力活动规律的教学方法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甚至使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达到充分地理解,较好地掌握。

3 抓自学,让学生自己解答
 

自学,是学生在教师辅导下的学习。由于学生在第二步的单元教学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法,因而进入第三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到学生的自学中去,认真观察学生是怎样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解答数学题的。及时发现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辅导。 学生自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他们原以为已经掌握了重点、难点知识。在自学时,又会遇到若干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暴露出个别学生对方法并未真正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学生再学习、再思考。在这个反复的、曲折的思维过程中,教师的辅导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恰当的启发、点拨,可以指导学生及时走出迷谷,避免浪费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做更多的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关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导入要独具匠心 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的开场白,就如同一个节目的报幕词,如果报幕词没有说好,就很难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同样,如果课堂导入方法中规中矩,没有新意,学生也会很难打起精神。所以,设计好的课堂导入几乎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春夏之交的时节,由于天气原因,学生上课容易出现“春困”、“春乏”等状况,在上课的时候简单的介绍课堂知识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策划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初中数学而言,教材中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的叙述方法也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相对比较少。相比之下,高中数学虽然在课改后难度也有所降低,但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一些概念就比较抽象,一些定理及证明比较严谨,逻辑性强,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因而,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
 

巧妙利用设疑,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做到由理性上升到感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功能,就必须掌握科学的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法。第一,在导入处设疑。在新课导入时进行巧妙的设疑,能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第二,在重点处设疑。知识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在此处设疑能使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在难点处设疑,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方,在此处设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四,在平淡处设疑。当教学处于平淡无味,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时设疑,能使学生兴趣大增,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而活跃思维,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动必须要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持久。针对这些毛病,我在教学时及时创设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生活情境,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去积极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出示3盘苹果,每盘2个,同时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也很快就说出了是3个2相加等于6个。
 

接着我再添加了一盘,问现在变成多少个2相加呢?学生也很快说出了4个2 相加等于8,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6盘、7盘、8盘分别是几个2相加呢?如果是9盘、10盘、11盘呢?接着,老师说出:“如果把100个2连加,先写出加法算式后,再一个2接着一个2相加,是不是很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简单、更快捷的计算方法呢?”这个时候,学生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注意力也就集中了,自然而然他们对乘法的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学习起来也就很认真了。

凭借数学游戏,引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做认识型游戏的方法可称之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也认为:“学生通过固体游戏引发兴趣,可激发他们的学习责任感。”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一种兴奋剂,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
 

在教学中,把“找朋友”、“夺红旗”、“我是一个小小邮递员”、“帮小动物找家”等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中来,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开展饶有兴趣的游戏,进一步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且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喜欢数学学习
 

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呈现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对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促使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写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