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联系生活教学_学习
小学 数学怎样联系生活教学
小学数学怎样联系生活教学?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活出发,多观察、多感受,从生活中多捕捉素材,从而,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天性好动,对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在玩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真正达到了学用结合。同时,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学生为了实践的需要会努力搜寻可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在收集后与同学间进行交流,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生活实践都是极具价值的。
(二)将生活问题引进数学课堂
数学本身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较为密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生活问题引到学习中,并努力发现并应用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生活问题,将生活问题引进数学课堂,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消化数学知识,从而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加强课外练习,学会举一反三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能只拘泥于课堂学习,加强课外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为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练习,并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练习的方法,亲身体验,从而加深理解,能够通过一个知识去理解另外的知识,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实行师生民主的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适当的表扬、奖励,提高学习兴趣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表扬与奖励是教学的一剂良药,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适用于学困生。表扬与奖励的形式有很多种,如物质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笑脸、小星星……精神奖励:你真棒、加油、有进步……把不同层次的奖励方式以各种形式运用到每一节课、每周、每月、每学期中。这样给予学生一定的阶段性的目标和追求,使学生自发产生一种和谁比的心理。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学习,发展各种才能。
课堂中注重采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可编出多种数学练习的游戏。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做自编自演练读数游戏。找出9名学生到前面一字排开,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代表一个数位,每个学生都用右手表示要出的数字,当老师说第一道题时,每位学生分别打出自己想要出示的数,然后在下边的学生迅速读出来,读对了换一组上来,读错了,这组学生继续读,看哪组学生在前边出的题多。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既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又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性,易于促进兴趣的产生,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而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突出主体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加深印象,唤起学生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自学数学的策略
1.让学生自主预习。每学一个新知,都要让学生提前自主预习,了解新知所涉及到的旧知识,了解新知的重点及难点。例如在学习《比的认识》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复习与比有关的分数与除法的意义及关系,还要了解本课中要学的比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及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新课学习的时候学生才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2.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本学期实行导学案自主学习以来,我的课堂上2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用来自主探索、组内交流学习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他们在自主学习、质疑交流、然后探讨难点的过程中使认识逐步提升,印象深刻,同时在与组内同学交流讲解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提升了自己,有一种成就感,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讲应用题时,我经常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时不时地走进一个讨论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的过程,把课堂学习交到了学生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这种学习模式还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
3.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年我校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以来,我对学生做过的各种练习题,甚至考试题,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进行批改、苦口婆心地进行讲评,而是给学生参考答案,让学生借助答案进行自我批改、分析、评价,或进行相互批改、评价。通过转换角色自主进行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认为的重点及易错处,重新出卷,进行同桌互考,进而巩固知识。学生自主设计习题,自主互评自评作业,让他们有一种当教师的成就感,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真是一举三得。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怎样联系生活教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