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设计_学习
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没有课前的精心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就不会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都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教材里面,可能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现在的情况,考虑现实新课改的要求。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的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就数学知识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需要。
现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特点是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等。例如在学完小数加减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在一个周日的早晨,妈妈由于需要加班,让我去买菜,每样买一斤,以下是一些菜的价格,豆角1.5元/斤,豆腐2元/块,黄瓜3元/斤,西红柿2.5元/斤,妈妈给我10元钱,买这些东西一共花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学生们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这样的情境,学生们感兴趣,积极性很高。
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了教材不是圣书,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形式。例如,“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引入,学生的兴趣会自然吸引过来;百分数的意义可以通过出示一组含有百分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或从比较两杯糖水的甜度引入。
数学教学设计一
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考虑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等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教学目标的达到,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学生的特点、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环境,并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确保教学能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体现方法、途径、形式、手段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色,同时,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地优化与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师新的课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时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更多的创新,关注数学活动和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关注数学活动的设计,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成动态的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自经历有关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取信息,发现结论,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
案例2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旋转变换”一节中,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观察节前图并讨论:风车的叶片由A至B的运动,钟表的钟摆由C至D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这里不妨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事先制作一个纸风车,小组内先动手转转,看看风车转动前后叶片有什么变化,再观察和讨论会更有效。
对于数学活动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考虑数学活动的选择。这需要教师“知己知彼”,既要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又要了解学生活动的目的,做到设计的活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二是要关注数学问题或模型,为揭示这个问题需要引进什么观念和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学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三是要注重数学活动的思考。
数学教学设计二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形成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反复的构思酝酿后,教师将自已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教案。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过程等环节。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案更应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直观展示性强,有利于学生认同、理解数学概念。比如它能把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拉伸、叠加、放大、缩小等多种变换,这是其他教具所不能与之相比的;二是计算机在模拟随机试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非常适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三是计算机能把数、式、图形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把精心编写的幻灯片、课件等环节加进去,以丰富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教案的最后部分是教学反思,也叫课后记,它把教师授课后的感想、体会以及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等记录下来,可为今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的教学素材,这一点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教师在上课前把整个教学过程在心里演练一遍或几遍,不仅可加深对课堂的总体印象,还可以估计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使课讲得更加流畅自如,更富艺术性。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思与酝酿
1. 数学课堂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估计学生的现有水平。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先生曾提出,数学教育要联系学生的两个现实: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客观现实是指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从其他学科学习得到的经验。数学现实是指学生已有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运算方法、规律性的数学知识结构。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要注意学习任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同学都架起顺利通往教学目标的桥梁。
2. 合理安排例题和练习题,切忌题海战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些教师把大量的解题训练作为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制胜法宝,弄得学生疲惫不堪,挫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在讲课前,一定要先把例题、习题完整地做一遍,了解每个例题、习题的目的要求,了解难易程度,使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设计三
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数学课本是你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它应包含: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包括变换观察、有序观察等,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主要指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