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_学习
数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数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有必要的。我们要做好的是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的教学方法。
从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源于实践,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数学归纳法,极限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特殊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量质互变观点教育。
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通过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教学,可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运动、转化、联系、统一等观点的教育。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形成科学思想打好基础。同时也将智育、德育有机结合,很自然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注入学生的心田。
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精神。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因而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他们思维严谨、思考缜密、引用一个观点有出处,思考一个方法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
(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就知道结果和方法,尤其是一些有难度的习题,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不放弃,想方设法找出解题思路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锲而不舍、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做事品质。
(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精神。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比如认真备课与讲课,及时详细的批改和讲评作业,高质量的考试命题和准确无误的阅卷,百问不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规范、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如何在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认为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探寻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知识的来源上,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地了解,这样才便于找出来。例如,数学中的“引言”,是数学教学中由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简短,精练而自然,有时甚至只有寥寥几句,却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的成败。这主要体现在:(1),利用“引言”可以穿插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探索精神。(2),利用“引言”可揭示数学在各科中的地位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和学数学的兴趣。
(3),利用“引言”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地积极性。 (4)利用“引言”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距离,创设生动,和谐,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例如:“三角形”教学时,三角形内角和可让学生拼三角形三个角,猜测三个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地中的应用和三角形的对称性在建筑方面的使用,给人美的感觉和享受。还有圆周率,勾股定理辉煌成果的取得。通过教学 ,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如,教学完“黄金分割”后,笔者告诉学生,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比例,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生理学家认为:当气温为23℃时,人感到最舒服,这时人的体温(37度)与气温之比正好是l∶0.618;一些名画的主题大都在画面的0.618位置,因为她能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数学其实也有如此特质。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和美术、音乐是天壤之别的不同领域,但笔者却找到了一条贯穿数学、美术和音乐的“金带”,从而揭示出绘画、音乐与数学之间的“惊人一致性”。正是音乐、美术与数学的这种“联姻”,使得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因此,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渗透德育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避免单纯的说教。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本意是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和品德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将数学课演变为政治课,尤其不能脱离数学教学专门去搞思想教育。否则,就会犯本末倒置,或喧宾夺主的错误。
第二,要注意以情动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重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从而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要注意不要牵强附会或生搬硬套。实践证明,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德育素材、德育活动“自然”地融入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第四,要注意持之以恒。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千万不能搞一阵风,千万不可寄希望于通过某节课、某个内容的教学或通过开展某项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数学教师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持之以恒的渗透落实,才能收到成效。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