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问_学习
数学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问
数学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问?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引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方法。
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问题的提出要能激起学生解决的兴趣、需要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
比如在教学3的倍数时我让学生报出整数,由我判断能否整除,然后再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在不断的出题中,学生 非常惊奇,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有什么奥妙呀!”我接着说,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又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安排了使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先让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做摸球游戏。这时的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但是摸球的结果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有的口袋里摸到的都是红球?而有的口袋中没有摸到红球或有时摸到红球呢?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会主动地根据出现的各种摸球现象进行推想,直到我揭开谜底,验证学生的推想。就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摸球游戏,随之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又主动展开推理,化解疑问。学生的学习思考性变深了,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了。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比如在四年级展示课《确定位置》,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地认识到什么叫行?什么叫做列?我结合本班的同学所在的位置展开教学时,走到这个孩子身边,并引导孩子们一边用语言表示,一边伸出手指头确定这个孩子的位置。开始是让孩子们用数对的方式说出自己在班级中所在的位置,然后是教师和同学说出数对,说到哪个孩子他就赶快起立,由大家一起做出判断。最后教师在引导大家横着说,纵队说、斜向说、互相说等等。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紧扣课堂提问的标准,做到有的放矢
要达到有效提问必须具备以下四条标准:一要有目的性。教师提问应目的明确,提出的问题必须为教学要求服务。备课时就要考虑提问的目标:是为引出新课?还是为前后联系?或是其他?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保留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二要有启发性。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三要有广泛性。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不仅要提问优等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困生,做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彻底改变由优等生“大包大揽”、“一包到底”的局面,成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四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就是教师用辅助教具或工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使学生积极性提高,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从数学内部创设数学情境。就是所谓的数学层级方法的运用,针对本课时或本单元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巩固刚学的知识内容。比如充分关注五、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的需求,给他们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进行分组合作,因为教材里的课后作业中有几个模块,尽量把几个不同特征的学生编排进一组,让他们分别去进行操作。组员中爱好学习的会选择准备“你知道吗”模块,而组员里善于思考的就会去进行思考题的操作,“思考题”模块能够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在这样的互相探讨和老师的事后评点中能够凸显出教学的成效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1.教师良好的教学作风是有效的课堂提问的前提。教师良好的教学作风,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
2.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
3、巧设坡度、承上启下。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要有层次,有节奏,承上启下,相互呼应,诱使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其实这也符合心理学认知理论,从学生思维的“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及时点评、多励少贬。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及时点评,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感觉教师对学生的答问置之不理,从而会影响学生后面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很在乎,回答完问题后心理上急于知道对错,因而教师需要及时评价,答问有错的应及时纠正,答问表达不畅的应给出示范;对创新性的答问应适当重复,并进行表扬,需注意答问的点评应多鼓励、少贬斥。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善于发问
首先,教师要善于问,让学生模仿,模仿是学会提问的良好的开端。教师仔细研究提问的艺术,每提一问题都要指明问题的条件、目标及问题的思维的方向,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差距”,这个“差距”又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而缩短,直至找到问题完美的答案。学生就模仿着、尝试着学会了提问。
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编、一法多用等方法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性思维。
再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提问。教师教学的任务着眼在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指导课堂自学是总舵成绩共教学模式的中药环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堂自学的指导,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领悟和发现,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教师要懂得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提问的结果,用不同而且全面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回答的缺漏要立刻提出来。评价的方法有:重复学生回答,给予确认;着重重复学生的观点,让其讲意思表达明白;总结学生回答的关键,用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延伸学生的思考与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启发其他同学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不但说明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遇到困难。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必须坚持以表扬为原则,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尽管有时候回答出现偏差,也要给予学生肯定。特别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从思想上、心理上消除对回答问题的恐惧。教师在评价回答的时候,也要适当插话、提问,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融洽的教学气氛。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问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