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_学习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于是,让学生明白要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就尤为重要了。课前,笔者经常用两分钟给学生说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上帝为什么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两只眼睛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呢?意思就是要我们多听多看少说。”或者给学生解读“聪”字:“同学们,你们看‘聪’字里面‘耳’字当先,它在告诉我们只有用耳朵认真听的人才能变聪明,才能成为聪明的人呢。原来‘倾听’也是聪明的一种表现呢。这节课,我们要来比一比谁最爱‘倾听’,最会‘倾听’。”接下来的整节课,学生都会自觉地倾听。
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
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笔者在数学课上要求学生听同伴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发言同伴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伴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了,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后,教师就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是否在倾听,听的质量如何。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训练倾听能力
听算训练每节课的开始,笔者都会利用3到5分钟进行听算练习,题型可以是加、减、乘、除口算题或混合运算题,也可以是画图题。一般题目数量不多,不要求学生抄题,只写答案,而每道题只会念3遍。第1遍用正常的速度念题,不宜随意减慢语速。随后重复一遍,可以适当停顿,以便给学生一些时间写出结果。最后一遍再以较快的速度重复一遍,让学生检查修正自己的答案。
小学 数学课堂中学生如何倾听
转述概括法“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发言要用心,要细心。另一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转述概括别人的发言,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要求每个学生发言时,先说出前面发言同学说的内容,并对听来的内容进行评价,然后再讲清自己的观点。这样让学生转述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抓住别人讲话的精髓,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从中得到启发,达到触类旁通,学会倾听。
听算法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每天坚持3分钟的口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口算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听辨法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则等编成判断题,由教师口述题意,全班学生用手势表示“对”与“错”。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巩固练习中,我让学生认真听,仔细判断,看谁的耳朵灵:“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图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是平形四边形。”通过这些判断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判断。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1 老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自己应该先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尤其是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倾听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
2 营造安静和谐的倾听环境
噪音、光线不足、环境杂乱等待都会对倾听着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地面的整洁、学习园地等都要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倾听。如在上《直线和线段》时,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3 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4 用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想听。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热爱学习,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探求真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心理倾向。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主动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学习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这样说过:”没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时,我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全国一共有多少人民币?”学生猜几十亿,几亿等等,我告诉他们有:188元8角8分。学生都感到很惊讶,这样的问题设计就驱动这学生认真的倾听下去。比如上《派车》那课时,我创设了二(1)班坐车去春游这样的情境:我们班34人去春游,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限乘客8人,一种是小轿车,限乘客3人,如何派车比较合理……发生在身边的事,学生就很感兴趣。这说明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的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思维训练纳入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让我们亲身制作一个圆柱好吗?老师已为你们准备好应用的材料,请你们分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一边制作一边考虑用了哪些材料?通过制作我们对圆柱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学生有的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制成,有的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制成。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完全相同,直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长(或宽)或是正方形的边长,圆柱底面的周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宽(或长)或是正方形的边长;斜圆柱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然后我问道:“通过制作圆柱,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或宽)或正方形的边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的渴求状态,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智慧之火不断闪烁,创新有可能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