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心思大都比较细腻且敏感,在过于严肃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会限制他们的发言胆量,消磨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生怕自己说错话被教师批评,被同学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重营造良好、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教师在学生心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创设更多的让学生敢说、会说的情景,锻炼学生发言胆量,鼓励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逐渐养成敢于发言、敢于提问的习惯。
 

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示范作用,保证语言叙述、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听课的意识。比如在讲解应用题时,题中有这样一句“火车速度比汽车速度快30km/h”,由此可见,问题主要有两个量,简言之就是火车快,汽车慢,而火车不仅可以与汽车同样快,还能比汽车更快,因此也可将此句话转换为“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30km/h”,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转换、转译、把握关键词、进行关键句联想来激活学生思维能力,还能丰富数学语言。

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要确保学生数学语言训练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要求学生自主琢磨各种例题和应用题,使学生在阅读和记忆中不断积累数学语言。由于数学语言相对于语文语言更加严密,更加简洁,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只有更加规范才能准确地将数学概念构建出来,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训练他们正确使用单位名称的能力,比如几朵花、几个人、几辆车等
 

特别是在应用题解答中,在答案后面通常要求注上单位,学生拥有准确使用单位名称的能力,其解题过程才会更具规范性和逻辑性。训练学生的“说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将题目和解题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在口算题57+33中,先算57+30=87,再算87+3=90,通过这种训练能够使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规律或计算法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一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课堂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景不仅是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有话想说。比如:低年级学生看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听到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学生就自然而然的会讲、想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利用实物,创设情境。
 

直观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发起学生说话、交流的兴趣,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更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边观察边交流,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它们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上讲台边指边说,向大家介绍它们的特征。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我们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现在,电脑走进了课堂,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进行说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二

把握时机,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会说,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鼓励学生大胆说,尽量给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

学霸君1对1-智能测评+个性化提升,学霸君严选全国好老师1对1辅导,先学习满意再付费!学霸君在线1对1,大数据精准测评+智能场景辅导!智能场景家长实时监督

 年级:初中/高中/小学/中考/高考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中小学在线辅导,全程陪伴式学习

 

,

可以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先说一说,增添表达的信心,例如:教学乘法的含义后,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先说一说3×2的意义,然后请一个好生说一遍,能带动其他的学生说,这样锻炼下来,学生逐渐就有了说的的勇气,自然为语言的表述提供了基础。 “疑”是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提问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发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
 

启发学生说算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对于一些算理好像听明白了,但是真的能理解吗?要看他是不是能清楚地将意思表达出来。让学生说一说算法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语言,准确、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思维将会得到提高。
 

引导学生讲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应用题的教学。简练的数学语言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内容,有利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能解题,但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就是不能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三

陈述思路,养成好习惯
 

所谓陈述思路,就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思路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六人小组互相说,在全班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陈述思路。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如教学分数应用题“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时,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有序地说出解题思路:由关键句“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可知道是把五月份捕鱼量当作“1”,六月份捕鱼的吨数就相当于五月份的(1+1/4),要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是求2400吨的(1+1/4)是多少,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00×(1+1/4)。又如教学复合应用题时,要学生说出解题程序,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
 

精炼语言,提高条理性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地回答问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18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精炼地、完整地叙述出来。当学生语言有错误或冗长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就得到了操练。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外,还要求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只有重视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对学生数学语言精确、规范化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
小编为您整理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栏目查看。


学霸君是专注于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人工智能、拍照搜题的学习平台。旗下学霸君1对1严选全国好老师,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导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全科目。学习新场景+智能大数据分析,让中小学生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老师,学习更高效。

  • 【全国好老师】严选全国好老师

    高学历高能力老师执教,各地经验教师,专业扎实,严控教学质量;

  • 学霸君1对1】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

    24h轻松上课,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针对性教学,孩子学习更专注;

  • 学习新场景】智能教学模式+大数据分析

    1对1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课堂随时旁听,全面了解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