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同于堵住来自家长的苦口婆;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现在有些孩子说道读书,谈到吃苦,避之唯恐不及;一群不学无术的女孩在一起,聊的都是吃穿、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微博、追韩剧;一群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以为这就是疯狂,以为这就是该有的青春。这样的他们还看不起一天到晚只只带读书的好学生,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殊不知,两三年之后,好学生去了985、211,他们却在考虑要不要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儿子问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位父亲是这样回答的: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是上学少就没有用,就像一年的小树,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还有你们的爸妈!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在有空调、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
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读书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同学们,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德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